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于16日召開,已經創造出奇跡的中國互聯網行業正面臨怎樣的形勢、正邁向怎樣的未來?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于16日召開,已經創造出奇跡的中國互聯網行業正面臨怎樣的形勢、正邁向怎樣的未來?新華社記者對話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眾多領軍人物和業界專家,分享他們眼中互聯網中國的光榮與夢想、現實與未來。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將從根本上改變全球貿易格局
在互聯網時代,可以通過技術從根本上改變當前的全球貿易格局。現在的全球貿易格局已經讓大企業從中獲利,但我們還需要幫助中小企業。
“雙11”意味著發現了“新消費”“新實體”,考驗了“新技術”,這些合起來,就是未來“新經濟”的主力。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擁抱互聯網,機會比困難更多
互聯網正在加速淘汰傳統產業,如果不進行互聯網化,如果不去融入這個浪潮,你就會被淘汰。怎樣擁抱互聯網,怎樣用互聯網的方式做事,或者說用互聯網的技術來提升競爭力,成為人們當下的思考。雖然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如果認真研究、下大決心去擁抱互聯網,機會比困難更多。
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萬物互聯時代正在到來
我們處在一個特殊的時期,移動互聯網已經發展到巔峰階段,新的互聯網形態——萬物互聯正在產生。
未來是萬物互聯的時代,它絲毫不亞于PC和智能手機創造的輝煌,這個時代產生的智能設備將會改變產業,讓企業更高效、更有創造力,它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
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沈逸:要平衡互聯網的發展與安全
對國家治理來說,網絡空間將不僅是治理對象,也是治理手段。網絡將成為一種權力,傳統的政治將越來越多加入網絡要素,這也為與網絡相連的國家安全提出新挑戰。互聯網越發展,國家安全就越脆弱,以互聯網為推動力的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間,需要有一定的平衡。
神州專車董事長陸正耀:線上與線下充分結合
現在的互聯網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互聯網,需要更多地結合線下資源和業務,因為用戶體驗越來越重要。比如互聯網專車,本質上是線下服務,用戶體驗是第一位的。任何企業競爭最后都會落到這兩點上——用戶體驗和成本結構,互聯網公司也不例外。堅持做最好的用戶體驗和最優的成本結構,才是正確的商業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