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慘遭無情看空!這一次“命運”會施援手嗎?】在美聯儲12月利率決議之際,歐元兌美元走勢成了外匯市場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日內歐洲時段將出爐歐元區11月制造業PMI、CPI以及貿易帳等數據,但預期受稍后美聯儲政策會議影響,數據對歐元的影響有限。歐元兌美元周三(12月16日)亞洲時段交投于1.0944一線附近。
在美聯儲12月利率決議之際,歐元兌美元走勢成了外匯市場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日內歐洲時段將出爐歐元區11月制造業PMI、CPI以及貿易帳等數據,但預期受稍后美聯儲政策會議影響,數據對歐元的影響有限。歐元兌美元周三(12月16日)亞洲時段交投于1.0944一線附近。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于12月政策會議上開啟近10年來的首次加息進程,20世紀90年代至今,美聯儲曾經歷過3次加息周期,而在此期間歐元的屬性也發生了重大改變,因此投資者很有必要對歷史數據有所了解。
歐元的蛻變史
首先,投資者應該注意到的是歐元已經不再是風險貨幣,同樣也不是避險資產,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如今它變成了融資貨幣,并且在今年8月市場充滿風險規避情緒的時候,歐元上漲也證明了這一點。
2世紀90年代伊始,歐元的風險貨幣屬性就逐漸建立起來了。歐元兌美元的走勢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JIA)的相關性也進一步加強,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10年歐元危機爆發。但是在2014年5月歐洲央行暗示將要采取前所未有的刺激政策時,兩者的這種直接關系才開始脫鉤。
上圖顯示歐元兌美元(紅色)在2014年5月之后與DJIA走勢(綠色)出現背離。
從2014年6月開始,歐元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走勢開始背離,這也就明顯的表示,歐元如今已經成為了融資貨幣而不再是風險貨幣。
如今,美聯儲再一次面臨將貨幣政策正常化,在美聯儲20多年來的3次加息周期中,通常每次加息幅度都是25個基點。此外,在每次加息之前,美聯儲并沒有采取量化寬松(QE)。而此次加息之前,美聯儲已經進行了3輪QE,目前正準備進行近10年來的首次加息。2008年的金融危機導致美聯儲采取了前所未有的3輪QE并將利率下調至歷史低點,因此此次緊縮政策上調利率的幅度可能小于25個基點。
在以往美聯儲加息周期中歐元兌美元的表現
1994年—1995年:歐元兌美元從1.1148(1994年1月)上漲至1.3822(1995年高點).
1999年—2000年:當時互聯網泡沫正在形成,因此吸引了資本流動。債券收益率差利好美元。亞洲金融危機導致資金流向西方,主要流向美國。歐元兌美元從1.1750(1999年1月)下跌至0.8230(創2000年低點),在2000年之后,歐元逐漸成為了一個經典的風險貨幣,歐元兌日元成立全球風險情緒的晴雨表。
2004年—2006年:此次緊縮政策從2004年5月開始,期間伴隨著歐元兌美元從1.2593上漲至1.3660(2004年12月),但是隨后歐元兌美元因危機跡象開始顯現轉而走低。(當時歐元為風險貨幣)
如今,美聯儲又一次處在加息邊緣。上文已經提及,此次加息幅度可能會少于25個基點。而根據歷史來看,一旦美聯儲開始加息,歐元可能會出現上漲趨勢。
不過,外匯網站Fxstreet.com綜合多位外匯專家以及投行機構對歐元兌美元匯率中長期走勢的預測綜合得出,歐元兌美元本周將會跌至1.0914,在1個月內將會跌至1.0749,在1個季度內將會跌至1.0692。總之,市場對歐元走勢前景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