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趨于下降,藍皮書預測明年我國GDP增速將在6.6%-6.8%之間。但藍皮書中同時指出,我國經濟并不存在很大的“失速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應盡量避免出臺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而是將調控重點轉移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上。
明年全國GDP增速或將出現回落。昨日,中國社科院正式發布2016年《經濟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鑒于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趨于下降,藍皮書預測明年我國GDP增速將在6.6%-6.8%之間。但藍皮書中同時指出,我國經濟并不存在很大的“失速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應盡量避免出臺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而是將調控重點轉移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上。
“目前來看,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結構調整加快,潛在增長率趨于下降,而且國內投資基數已經十分巨大,未來投資增速將回歸常態。” 藍皮書主要執筆人、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表示,“另一方面,全球貿易仍舊低迷,外部需求疲弱態勢不改。基于上述國內外經濟形勢,我們做出了明年經濟增速將在6.6%-6.8%的判斷。”
盡管我國宏觀經濟仍面臨嚴峻挑戰,但并不存在很大的“失速風險”,也未造成大規模失業。藍皮書中同時表示,一定程度的經濟下行壓力有利于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同時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應該盡量避免出臺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而是將宏觀調控重點放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推動工業經濟增長動力機制轉換上。
大規模刺激不可取,但寬松的財稅貨幣政策仍可期。李雪松強調,為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明年應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結構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強穩健貨幣政策實施的靈活性和前瞻性。此外,還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在基建投資方面的先導作用和對民間投資的帶動作用,同時適度擴大地方財政稅源。
與此同時,細分產業中仍有潛力可挖。藍皮書中指出,從長期趨勢看,大中城市的住房需求將持續增長,曾經被視為經濟過熱源頭的房地產產業,或將再次成為穩定經濟增速的調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