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供應過剩之勢不斷加劇,石油長跌不起。從2014年的100多美元到現在的35美元左右。并且,歷史教訓一再的證明,在當前過剩的市場抄底就像愚人游戲:當價格開始反彈,新一輪做空勢力就會將其打壓下去,今年這樣的行情已經有三次了。
不過,即便石油的反彈掙扎被一次次鎮壓,但現在來看,多種因素都表明暴跌可能最終將結束,幷且是真的結束。
首先,美國原油產量仍處于接近歷史最高水平,歐佩克為了保護市場份額產量達到有史以來最高水平。不過,變化開始出現。美國石油產量自從4月創下40年來的最高水平以來已經減少大約20萬桶/天。
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非歐佩克產油國石油供應增長從今年年初的220萬桶/天降至11月的不到30萬桶/天。顯示產量進一步縮減的新數據將為多頭回歸提供一個理由。
第二,石油投資銳減。若有什么指標顯示石油供應會出現短缺風險的話,那就是投資不足。正如英國石油公司前首席執行官Tony Hayward今年在紐約的一次會議上所說,沒有投資石油產量就會下降。
歐佩克秘書長巴德里在10月稱,今年非歐佩克產油國投資已經從去年的6500億美元削減大約1300億美元。在美國,活躍的石油鉆機持續下滑,截至上周只有524座,在過去的15周里有14周都出現下降,現在僅相當于一年前的三分之一。
巴克萊一份調查顯示北美石油公司在今年削減了680億美元的投資后明年還會繼續削減190億美元。
其三,本月歐佩克會議基本上達成關于產量的一致意見。這個卡特爾組織拒絕減產,甚至不愿意設定產量上限,油價展開新一輪下跌。但趨勢隨時可能逆轉。
歐佩克弱小的成員國已經被油價下跌拖得近乎崩潰,沙特也受到很大的影響。沙特政府已經提出了上調增值稅和削減燃油補貼等措施。沙特現在還堅定的捊?持不減產策略,說不定哪天態度就軟下來,市場拐點就來了,多頭就有機會了。
第四是戰爭因素。近一段時間以來,產油區的戰火一直不斷,隨時可能會導致供應中斷。伊拉克和敘利亞陷入混亂,沙特恐襲也門,俄羅斯在烏克蘭和敘利亞兩頭作戰,交易員在密切關注。
同時,歐佩克可利用的閑置生產能力只有125萬桶/天,為2008年以來最低水平,這意味著一旦供應突然中斷,沒有足夠的石油來補充。
當然,石油市場承壓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伊朗,隨著制裁預計將于明年取消,伊朗出口將大增。伊朗政府宣稱到明年中期產量將增加50萬桶/天。若伊朗吹噓的不能兌現或者被推遲,將會激勵多頭涌入。
第六,美國石油公司感受到市場壓力,許多所謂的僵尸公司停止采油以節省現金和償還貸款。若油價持續低位,信貸額度將被削減。迫使企業減產。
今年秋季大多捊?銀行都選擇非常大度的做法,沒有削減這些公司的信貸額度,但若市場持續低迷,銀行可能會采取行動,那么市場將會向今年秋季相反的方向運動。
原因之七是在于汽車消費激增。原油價格下跌,汽油和柴油價格也會跟著跌,全球消費者將會擴大消費。若這種趨勢持續那么這將成為支撐因素。
英國連鎖超市阿斯達和和Morrisons已將汽油價格降至每升不到1磅(1.50美元),其它商家也會跟進。中國11月汽車銷量同比大漲20%,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全年銷量增速預計可達5-7%。同時消費者對能效高的車型興趣不大。美國汽車銷量在2014年保持穩定,今年也不會有什么提高。
第八,實際上,石油市場將恢復平衡。對于供應過剩問題可能幷沒有市場想像的那么嚴重。花旗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全球過剩只有大約100萬桶/天。市場正在恢復平衡。數據通常是不完整的且滯后的,任何供應過剩相比預期更快消失的跡象都會激發做多熱情。
最后,是技術的支撐。從技術上來看,價格走勢圖顯示油價有進一步下跌的可能。但只要守住支撐位就會出現反彈。技術分析師稱若下跌動能在35美元支撐位附近耗盡,反彈可能會出現。一些人認為2008年低點是重要支撐,只要美國原油不跌破32.40美元,市場底就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