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進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路線圖公布。
中國推進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路線圖公布。
12月17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提出近期和中長期目標:
——近期,加快正在進行的自由貿易區談判進程,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逐步提升已有自由貿易區的自由化水平,積極推動與周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建立自由貿易區,使中國與自由貿易伙伴的貿易額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或超過多數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水平。
——中長期,形成包括鄰近國家和地區、涵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輻射五大洲重要國家的全球自由貿易區網絡,使中國大部分對外貿易、雙向投資實現自由化和便利化。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光輝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說,這是首次以國務院的名義就自貿區發表若干意見,也是首次對整個自貿區戰略作整體布局和設計,“包括提出了要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說明將自貿區納入了整個國家全面戰略中思考,這是第一次。”
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的說法是,《若干意見》是中國開啟自貿區建設進程以來的首個戰略性、綜合性文件,對中國自貿區建設做出了“頂層設計”。
《若干意見》從總體要求、進一步優化自由貿易區建設布局、加快建設高水平自由貿易區、健全保障體系、完善支持機制等五方面,提出了22條意見。
在進一步優化自由貿易區建設布局方面,《若干意見》提出,力爭與所有毗鄰國家和地區建立自由貿易區;積極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建自由貿易區;爭取同大部分新興經濟體、發展中大國、主要區域經濟集團和部分發達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構建金磚國家大市場、新興經濟體大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大市場等。
李光輝表示,中國自貿區戰略還是以周邊為基礎,但同時也要在“一帶一路”上進行考慮,目前與東盟和韓國已經簽訂了自貿協定,接下來俄羅斯還有中亞等地區也可以考慮,從路徑上來說,側重點是某個時期放在某個區域,但并不是說其他區域的不能談。
在加快建設高水平自由貿易區方面,《若干意見》提出,合理設計原產地規則,促進對自由貿易伙伴貿易的發展,推動構建更高效的全球和區域價值鏈;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更好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逐步推進以負面清單模式開展談判。
《若干意見》還提出,條件成熟時與自由貿易伙伴在自由貿易區框架下開展政府采購市場開放談判,推動政府采購市場互惠對等開放。
李光輝稱,《若干意見》納入了提高貨物貿易的開放水平、放寬投資準入以及推進規則談判等要求,此前從未對自貿協定內容有過明確要求,但此次在《若干意見》中作了相應要求。李光輝解釋,這些新議題在過往的自貿協定中并沒有涉及太多,以《若干意見》提出來說明要在這方面下功夫,“還是要擴大開放的問題,通過自貿區和雙邊談判,來擴大國內開放,然后帶動國內改革,促進整體對外合作。”
自主開放也將繼續推進。《若干意見》稱,繼續深化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可把對外自由貿易區談判中具有共性的難點、焦點問題,在上海等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先行先試,通過在局部地區進行壓力測試,積累防控和化解風險的經驗,探索最佳開放模式,為對外談判提供實踐依據。
《若干意見》稱,商務部要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訂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行動計劃,建立協調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