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再融資接近萬億 定增重組規模遠超IPO】海通證券董事長王開國曾表示,2014年A股市場IPO和再融資規模分別為613億元和6882億元;雖然2015年因為股市異常波動,IPO受限,但IPO和再融資規模卻分別達到1406億元和9144億元,融資規模繼續擴大。
2015年接近尾聲,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卻沒有停下腳步,頻繁上演“一飛沖天”的案例。
海通證券董事長王開國曾表示,2014年A股市場IPO和再融資規模分別為613億元和6882億元;雖然2015年因為股市異常波動,IPO受限,但IPO和再融資規模卻分別達到1406億元和9144億元,融資規模繼續擴大;考慮到2016年股權融資規模還會繼續擴大,IPO和再融資規模可能會分別達到4000億元和1萬億元,將直接加大市場供給量。
再融資創新高
今年以來,最引人注目的案例非同方國芯莫屬。此前,同方國芯宣布擬定增800億,投入集成電路業務,令市場震驚。這是當時A股有史以來最大一筆定增,公布公告之時,公司凈資產30億元,市值不足200億元。
無獨有偶,長江電力同樣于11月發布了近800億的定增方案,宣布擬以每股12.08元的價格定向增發35億股,并輔以現金支付374億元的方式,共計出資797億元收購三峽集團、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及云南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三峽金沙江川云水電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同時承接川云公司原有債務合計1297億元。
除了上述兩家公司,還有七喜控股、中潤資源、西安民生、海島建設、紫光股份等多家公司募資超兩百億。
信達證券副總經理劉景德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上市公司要籌集資金,定增是一個比較可行的方式。同時定增對對接股東、投資者有一定的選擇性,對公司未來的發展相對來講更方便一些。
海通證券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華夏時報》記者說:“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進,無論是新興產業公司的加速擴張,還是傳統領域公司的轉型需求,都促使了當前上市公司再融資數量以及規模的大幅增加。”
借殼上市成為亮點
作為再融資的重要手段,定增已經成為上市公司擴張主業、跨界轉型的主要方式。截至12月15日,前期暫緩發行的28家首發公司中最后8家公司也已完成會后事項程序和重啟發行備案工作。至此,A股2015年以來,共有221家公司首發上市;超過250家上市公司在一年中有過定增重組的事件發生,而資金籌集的規模,遠超IPO的融資規模。
與此同時,在國內股市融資環境不斷改善,注冊制尚實行的空窗期內,殼資源也顯得尤為珍貴。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借殼上市的公司多達29家,其中就包括了海外拆除VIE結構回歸的分眾傳媒、巨人網絡等知名企業。
尤其是巨人網絡借殼世紀游輪,資本市場給出了20個漲停板“獻禮”,累計漲幅超572%。截至12月18日收盤,世紀游輪已從每股31.65元漲至214.12元,牢牢占據著滬深兩市高價股前五的位置。
李迅雷表示,這些事件都說明了越來越多的公司青睞A股這個市場,而IPO由于發行渠道不便捷以及排隊等限制了許多公司的融資需求。定增重組以及借殼上市雖然成本略高,加之目前定增對于企業信息披露的要求一般限制較少,有可行的空間。至于定增之后,錢用在哪些方面,李迅雷則明確提醒投資者應當加強跟蹤問效。
IPO通道亟須打通
上證指數在今年8月26日創下了年內新低2850點,之后,隨著國家隊資金陸續進場救市,市場出現了小幅反彈。截至12月18日,A股依然在3600點附近艱難博弈,滬深兩市有多家公司處于定增破發狀態。股價估值偏低的優勢令許多上市公司迫不及待地拋出了定增計劃。
投中研究院統計數據則表明,11月份共有92家A股上市公司實施了定向增發方案,與10月份的30家相比上升了206.67%;再融資金額環比上升了77.08%。與此同時,有141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了定向增發預案,環比上升了74.07%;預計融資金額總計4037.78億元,環比上升77.74%。從單筆融資金額來看,實施定增的92家企業平均單筆融資金額為8.42億元,上市首日平均收益率為96.86%。
劉景德認為,現在經濟增速下滑,很多行業也不是特別景氣。通過上市公司來選擇一個投資的方向,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切都歸結于在注冊制還沒有開始之前,IPO的節奏被控制,很多資產逐漸通過重組來注入公司,如果IPO的通道順暢,那么定增發生的概率就會減低。
數據顯示,33家券商11月份一共承銷58單定向增發項目(包含聯席保薦項目),環比增長190%;實際募資額為544.4億元,環比增長448.8%。據不完全統計,券商可獲得承銷保薦費用5.7億元,環比增長570.6%。
李迅雷表示,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IPO難度比較大,需要排隊。但定增則不一樣,一方面定增的速度會很快;另一方面定增基本上按照目前市場的現價,還有可能按照最近一個月的價格打8折,而IPO是限價的,這樣一來,企業通過定增來融資效率就會很高,幫助企業在短期內解決問題,同時也降低了投資成本。
其實不僅僅是券商,大股東也對參與定增情有獨鐘。中國上市公司研究院近日公布的一份報告統計顯示,在報告研究期間,1254家上市公司共實施完成1919次定向增發,募集資金總額30853.36億元。其中定增對象為大股東類的定向增發涉及865例,占比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