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實時資金流向排行 機構研報
安科生物:國內精準醫療產業龍頭,值得擁有
推薦邏輯:1)公司主業生長激素保持高增長態勢,預計2015-2017年公司凈利潤復合增速高達45%(內生增長約30%,醫藥行業中罕見);2)積極布局細胞免疫治療,合作方博生吉的CAR-T 細胞治療在國內最靠譜;3)全資收購中德美聯布局法醫DNA 檢測及二代測序,3年凈利潤承諾復合增速超過30%。我們認為:內生高增長+精準醫療最靠譜+相對估值最便宜+持續外延擴張=買入。
積極布局腫瘤精準診斷+精準治療產業鏈,外延擴張預期強烈。通過收購中德美聯及博生吉合作,公司抓住市場空間均達數百億級別的二代基因測序和腫瘤免疫治療這兩個最前沿的技術領域,重金打造腫瘤精準診斷+精準治療產業鏈。公司的精準醫療產業鏈擁有1)現金流補血:中德美聯的法醫DNA 檢測可復制性強,將迅速在全國延伸,未來3年凈利潤復合增速超過30%;博生吉的CAR-T 細胞治療國內最靠譜、NK 細胞療法將于明年開始上市推廣,凈利潤有望超過千萬。2)前瞻性技術儲備:公司已布局二代基因測序和CAR-T 免疫治療,未來還可能向2015年全球十大科學突破之一的CRISPR基因編輯等領域布局。
內外兼修擴大生物藥產品線。生物藥是醫藥行業增長最快的子領域,2005-2014年期間復合增速高達27%,遠超同期醫藥行業平均增速。公司抓住生物藥市場的廣闊發展前景,通過自研+外延并購積極布局了生長激素和干擾素等重組類蛋白藥物、細胞生長因子、腫瘤單抗藥物、多肽類藥物、細胞免疫治療等前沿領域,具有前瞻性戰略眼光。生長激素年均復合增速超過30%,16年水針劑型獲批將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長效生長激素和干擾素研發順利,預計將于2017-2018年獲批;赫賽汀已進入臨床申報階段;生物藥重磅儲備品種豐富,保障長期發展。
生長激素芝麻開花節節高。1)目前生長激素市場規模僅為15億左右,如果未來生長激素使用率能達到20%,市場空間將突破80億,至少還有4倍的增長空間,且二胎政策全面放開和新適應癥獲批將進一步打開生長激素市場空間。2)雪蘭諾退出后的市場空白尚未完全填補,目前行業增速仍在恢復階段,預計未來將保持2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3)公司差異化營銷渠道效果顯著,包括布局地市級醫院開拓新市場,矮小癥門診合作從而在醫院終端實現處方攔截,參與小學生體檢直接將矮小癥患者推薦到合作醫院,參股惠民兒童醫院加大學術推廣力度從而提高品牌形象。4)水針是生長激素主流劑型,公司水針劑性明年獲批后將借助現有渠道迅速實現放量,長效劑型有望于2017年上市,收入持續高增長。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公司主業維持內生高增長,重金打造腫瘤精準診斷+精準治療產業鏈,是國內最優質的精準醫療標的,持續外延式擴張預期強烈。參照A股基因測序和免疫治療上市公司,保守起見給予公司2016年100倍PE,對應股價為63元;從中長期看,隨著公司在基因編輯等精準醫療領域持續加碼,其市值有望突破500億。維持“買入”評級。(西南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