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網站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報告顯示,中國將努力化解過剩產能和房地產庫存,將幫助農村居民在城市買房;中國將逐步擴大財政赤字比率,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加有力;審慎的貨幣政策需要更多靈活性。會議還明確了明年經濟五大任務:削減工業產能,去庫存化,去杠桿化,降低企業成本和改善薄弱環節。
申萬宏源宏觀研究團隊點評如下:
為期四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全會再次強調落實供給側改革,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為中國經濟十三五步入新周期夯實基礎。
1、結構性改革主要集中在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關鍵點,總體布局和預期基本一致。
2、全會要求,宏觀政策為結構性改革創造寬松的政策環境,積極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雙松政策組合將對沖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對經濟的沖擊,有助于提高企業應對經濟沖擊的能力。維持2016年赤字率將提高到3%左右,降準6次,降息25-50個BP的判斷。提示關注制造業增值稅稅率下調。
3、全會強調推動新型城鎮化,加快消化房地產庫存、大力推進國企改革,房地產和國企改革這兩大領域我們在年會報告中已作重點推薦,繼續推薦,尤其是國企改革,很有可能超預期。
4、全會強調去產能要要盡可能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資本市場要配合企業兼并重組。在國家政策鼓勵以及企業自身的推動下,購并尤其是傳統企業的購并數量有望大幅度提升。
5、降成本,主要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等。降低企業財務成本,金融部門要為實體經濟讓利,這可能對銀行不利,關注是否有不良資產處置、降準、資產證券化等對沖。
6、2015年五次降息,2016繼續降息,預計降息對2016年企業效益的改善作用明顯。
7、總體上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供給側管理的細節進行了進一步明確,消除了人們對供給側改革的擔心。盡管2016年難免要經歷改革的陣痛,但由于有其他組合政策的對沖,總體經濟不必過于悲觀。我們維持經濟增長6.8%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