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解讀及投資建議如下:
【交銀施羅德觀點】
交銀施羅德分析指出,關于此次會議的主要精神,市場已經有相對比較充分的預期,其中需要關注三個亮點,蘊含著不容小覷的政策紅利。
第一,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定向爆破,化解結構性問題但又避免信用風險過于集中。產能過剩一直是中國經濟面臨的一個結構性約束。在目前上游價格低位,相關行業虧損相對嚴重的情況下,化解產能過剩將是一個良好時機。值得注意的是,關于化解產能過剩,政策定位是“積極穩妥”,并強調“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強調“因地制宜、分類有序處置,妥善處理保持社會穩定和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關系”,換句話說,未來或不是一個“一次性出清”而是“階段性出清”的大思路,市場可以不必太擔心信用風險過于集中的問題。“資本市場要配合企業兼并重組”的形式倡導將帶來主題機會。
第二,取消限購+農民工市民化并舉,或相當于一波力度相當大的房地產刺激政策。關于房地產政策,政策一則提出“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二則提出“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如果一二線放開限購和三四線農民工市民化政策(可能會配合宅基地政策、土地流轉政策、戶籍政策、公共服務政策)同時落地,則在客觀上相當于一波力度相當大的房地產政策刺激,其在產業鏈上的影響不容小視。
第三,明確減稅和提高赤字率,政府部門加杠桿對沖私人部門去杠桿。此次會議明確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實行減稅政策,階段性提高財政赤字率”,這意味著一則減稅將是一個確定的政策,二則后續赤字率提高也將是大概率。預計明年財政政策將會保持相當積極的姿態。政策層已經態度明確,即寬財政穩貨幣,政府部門加杠桿如期出現。
交銀施羅德分析指出,這三點分別針對制造業、房地產、公共部門三個領域,提出了務實高效的政策舉措。力度略超預期。展望明年宏觀經濟層面,波動性或不大,明年上半年或將以去產能為主,不過從會議對于產能的描述,少破產清算多兼并重組可能實現起來比較困難,初步預計經濟在今年末超預期后明年初可能會表現平平。
具體到投資建議方面,預計2016年流動性將維持寬裕,但是貨幣政策邊際力度將減弱,同時杠桿配資清查,市場估值提振幅度或不及2015年;但是這次會議同樣提及注重引導市場行為和社會心理預期,同時政府對于股東利益也較為注重,因此預計大跌概率亦較小。
整體來看,預計明年市場或將維持寬度震蕩,宏微觀數據超預期企穩反彈或將成為市場階段性主要矛盾,以及風格切換的催化劑;改革和轉型下代表新興行業的成長標的仍然是主戰場;此外,這次會議提到的地產、公用事業、基建、交運、金融等板塊可能因政策催化出現階段性行情。而短期看,12月末因保險舉牌事件引起關注,以及大宗反彈預期,建議年末均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