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提出,三大新興力量將成為消費增長的新動力,分別是上層中產及富裕階層的消費、新世代消費者以及網絡購物,三者構成消費市場的“新三駕馬車”。
未來中國消費市場將繼續增長,并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和阿里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中國消費趨勢報告——三大新興力量陰影消費新經濟》預測,人口、社會和科技發展等因素將在未來5年為中國帶來2.3萬億美元的消費增量,相當于德國的消費市場規模,到2020年消費市場規模達到6.5萬億美元。
BCG合伙人魏杰鴻(Jeff Walters)對本報記者稱,2.3萬億美元消費增量是基于經濟增長的保守估計,雖然實現起來有挑戰,但應該能實現。
報告還提出,三大新興力量將成為消費增長的新動力,分別是上層中產及富裕階層的消費、新世代消費者以及網絡購物,三者構成消費市場的“新三駕馬車”。
消費增長“新三駕馬車”
消費的新力量在積蓄,“在我們的研究中,邊遠地區利用移動端消費的比例增長驚人,比如雙11購物節期間西藏移動端購物占比達到77%。”阿里研究院高紅冰院長說。
高紅冰提出,研究發現,越是不發達的地區,人們利用移動互聯網購買商品的比例越高,說明移動互聯網在幫助邊遠省份和邊遠消費者完成消費上有更大的助力。
線下到線上消費、電腦到移動端的消費是網絡購物的趨勢之一。報告預計,從現在起到2020年私人網上消費預計將以每年20%的速度激增,而同期線下實體店的零售銷售額增長預計僅為每年6%。
按照這一趨勢,到2020年,網絡購物規模將達到約1.6萬億美元,42%的私人消費增長將來自于網絡消費。其中,51%的中國網絡購物來自移動端,而在全球其他國家只有平均35%的網絡購物來自移動端。
此外,上層中產及富裕階層消費者日漸增多。BCG定義平均家庭年收入超過24000美元的家庭是上層中產,預計到2020年,上層中產及富裕家庭數量預計將翻一番,達到1億戶,消費將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長。中國城鎮消費增量的81%將來自上層中產及富裕階層消費者。
新世代年輕人消費者將發揮更主力的作用。18~35歲的中國消費者正蓄勢待發,有望取代出生于上世紀50、60、70 年代的消費者,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主導力量。新世代消費者的消費力將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長,是35歲以上消費者消費力增速的兩倍,預計將貢獻65%的消費增量。
報告稱,這三股趨勢將改變中國家庭所消費的產品和服務類型。高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將日益成為消費增長的推動力量。服務和高端產品的消費將大幅提升,以此改善和提升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質。
低線城市將有新商機
報告作者之一、BCG合伙人魏杰鴻(Jeff Walters)表示,消費品企業必須繼續保持對中國市場的關注。中國不僅仍將是全球增長機遇最大的國家之一,而且這一增長將來自于不同的產品以及不同的零售渠道。
BCG董事經理郭又綺女士稱,除了有一些新的消費,我們也看到線上的渠道能夠幫助一些低線城市,或者線下消費有障礙,無法順利消費釋放購買力的地域能夠大幅度提升。
所謂低線城市,是一般劃分中四線及以下的城市。郭又綺解釋說,不要以為未來的人口增長大部分是來自于上層中產階級,就假設在大城市里就能夠贏得大部分增長的紅利。
她認為,2015年到2020年的增長有一半上層中產以及富裕家庭將來自于四線及以下的小城市。品牌商或者企業,要想接觸到80%的上層中產階級,至少要布點四百個城市以上才能接觸到主要的新型消費群體。
這個變化已經在發生,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舉例說,最近淘寶村發展迅速,帶動小城鎮消費能力提升,比如山東曹縣就在農村淘寶的帶動下實現年銷售額30億元,在電商發展中領先,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都表明農村居民的消費能力開始出現提升。未來隨著淘寶服務站的普及,四線及以下城市的商業零售體系會有大的變化。
為了贏得新形勢下的中國消費市場,企業需要采取一系列新的戰略。郭又綺分析,由于消費本質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過去的制勝戰略正在變得過時。對于企業來說,戰略性地選擇適合的目標消費者及產品品類的重要性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企業必須在快速增長的網絡零售渠道中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