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臨近 理財收益小反彈】臨近年末,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繼續其前周的反彈態勢,高收益產品數量也創下11月來的新高。不過,業內分析人士稱,年末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走勢仍存不確定性。投資者目前可及時購買相關高收益產品。
臨近年末,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繼續其前周的反彈態勢,高收益產品數量也創下11月來的新高。不過,業內分析人士稱,年末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走勢仍存不確定性。投資者目前可及時購買相關高收益產品。
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上周(2015年12月12日至2015年12月18日)共有783款人民幣非結構性產品發售,平均預期收益為4.37%,其中有4款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超過6%,占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總量的0.51%。其中,有 2款產品來自城市商業銀行,2款產品來自農村商業銀行。
上周,最高預期收益率的產品為營口沿海銀行發行的“金祥云2015064期理財” ,預期收益率為8%,投資期限為193天, 投資起點為5萬元。值得注意的是,上周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繼續小幅反彈,超6%收益的產品數量創11月份以來最多。
分銀行類型看,國有商業銀行的平均預期收益繼續較大幅度回升,重回4%以上水平。分期限看,1-3個月的短期產品平均預期收益提高,其他期限的產品收益或繼續下跌,或和前一周持平。從國有商業銀行和中短期理財產品收益持續走高這一現象來看,今年年底的資金面雖然比較寬松,但考慮到存量客戶資金維護,銀行還是出現了一定程度和范圍內的攬儲。
就外幣理財來看,美元、港幣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出現回落,沒能延續前一周的跳漲行情,但美元理財產品收益中長期內可能依然是上漲趨勢。
銀率網分析師認為,當前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在年末的不確定性增加。面對美聯儲加息,從對沖美元升值壓力和保持市場流動性角度考慮,我國貨幣政策有可能從準備金方面進一步寬松,本月再次降準可能性較大。但另一方面,11月銀行人民幣同業市場近74萬億的成交額,說明寬松狀態下有不少銀行存量資金沒有進入信貸市場,為實體企業輸血的動能不足,陷入了寬松和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的尷尬境地,降準又面臨這一難題。即使不降準,預計銀行理財收益也不會出現大幅攀升,對于理財產品投資者來說,可及時出手購買在售的高收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