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喜歡,用實力爭勝,橫行全憑本領?!?001年,古惑仔的《亂世巨星》用音樂唱出了香港市場的一些特點。
10多年來,大陸資本市場從未停止過對香港市場的融合腳步。從滬港通、即將開通的深港通,到基金互認,越來越多的發展與融合,讓“世界是平的”深入人心。
“香港當地的基金更為成熟,流程、風控等都比較完善,熟悉香港本地市場的基金管理人提供好的產品到大陸來,對現有的QDII基金是一個挑戰。”天弘基金國際業務部主管劉冬接受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上周五,隨著監管機構宣告首批內地和香港互認基金注冊完成,普通投資者投資海外市場有了更多的選擇。
“從投資的總體來看,分散性的投資組合,才是成功的必要因素。”“全球資產配置之父”布林森曾告誡多元投資的重要性。那么,面對眾多的海外資產,投資者該如何甄別?海外投資與A股市場又有多大的不同?
投資海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香港本地市場還是以價值投資為主、以估值為導向的投資理念,沒有太多炒新炒概念的現象發生。很多香港的基金通過滬港通投資的多是大陸的藍籌股,而內地則是追求高成長、高估值、重組并購的故事。兩地基金互認后,投資者會有不一樣的視角?!贝笸C券高級投資顧問劉云峰告訴記者。
業內人士認為,香港市場有其自身的特點,比如香港的估值優勢很明顯地存在,同樣的東西,香港就比大陸賣的便宜。另外,香港市場沒有外匯管制,沒有漲跌停板,所以股票波動非??欤顿Y者投資時要充分考慮不同市場的特點。
古人云,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未來,內地市場會越來越開放,對股東限制越來越低,很多只能在海外上市的公司逐漸回到內地,對大陸的估值體系、行業判斷的影響會越來越大,內地與海外的資本市場會呈現越發融合的趨勢。
互認基金比QDII、滬港通更有優勢
首批香港“北上”來內地注冊的有3只基金,分別是恒生中國H股指數基金、行健宏揚中國基金、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分別是指數型、股票型與債券型。內地投資者要投資香港市場,目前除了上述基金,還有QDII基金和滬港通等渠道,投資者該如何選擇呢?
劉冬分析,目前很多投資香港的QDII基金,基金管理人大多在內地,與香港市場還是隔著一層,在風控、流程等方面都還有完善空間,而香港本地的基金會比較成熟,當地管理人提供好的產品到大陸來,對現有的QDII基金是一個挑戰和比較。
記者根據數據發現,今年以來,全市場業績排名墊底的三只基金均為QDII基金,且與其他類型基金全年資產規模呈現增長的態勢相比,QDII基金成為唯一一個規模下降的品種。而基金互認之后,優秀的香港基金“北上”,將很可能對QDII市場形成“鯰魚效應”。
另一方面,內地個人投資者若要通過滬港通投資港股 ,賬戶余額合計不低于50萬元,而此次不少基金表示,出海投資的門檻將大幅降低,比如即將上線的行健宏揚中國基金的投資起點僅為10元。
需要注意的是,對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基金互認買賣香港基金份額取得的轉讓差價所得,自2015年12月18日起至2018年12月17日止,三年內將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內地投資者通過基金互認買賣、繼承、贈予香港基金份額,將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現行稅法規定繳納印花稅。
選擇香港好基有“尋龍訣”
首批互認之后,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將繼續注冊其他互認基金。面對眾多的基金產品,又該如何甄別呢?劉冬認為,由于香港的基金評價采用了國際統一的方式,是根據基金歷史業績的優秀和穩定程度進行評價的,對基金收益有一個風險調整后的晨星排名。所以,參考星級評價,是投資者選擇基金的一個維度。比如行健宏揚中國基金,截至11月底同時獲得晨星和理柏的五年期5星基金評價,屬于最高的星級評價?!捌浯?,要看基金歷史中是否有較大的回撤,這是考察基金風險程度的標準,回撤較小,代表該基金在市場不好的時候能有效控制下行風險,這也是非常重要的選擇維度?!?/p>
有業內人士分析,按照現行規則,內地與香港互認基金的額度為資金進出各3000億元,同時,兩地互認基金在客地銷售規模不得超過注冊地的基金資產規模,如果市場認購活躍,香港互認基金可能認購不到。
小貼士:此次供內地投資者挑選的3只香港基金,都是“精心飼養的好基”。比如天弘代理的行健宏揚中國基金,自2010年9月成立以來,截至2015年10月31日,在香港同類77只基金中,其風險收益比排名第一,累計回報排名第三,是此次首批注冊的互認基金中,“北上”的唯一一只股票型基金。另一只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是摩根資產管理旗下基金產品,已成立十年以上,投資標的是亞洲債券,該基金每月都返還收益。而恒生中國H股指數基金的管理團隊在管理與香港及內地市場有關的基金上擁有豐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