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任命馬修·巴希爾(Matthew Bassiur)為集團副總裁,負責全球知識產權保護與打擊假貨。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Matthew的加盟,是阿里領先業界的全面打假工作的最新進展。不管是電子商務還是線下零售業,假貨是對所有銷售方式的挑戰。作為一項長期的承諾,我們堅持不懈地保障消費者與知識產權所有人的權益,并呼吁全行業齊心協力,打擊制假售假者。”
近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任命馬修·巴希爾(Matthew Bassiur)為集團副總裁,負責全球知識產權保護與打擊假貨。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Matthew的加盟,是阿里領先業界的全面打假工作的最新進展。不管是電子商務還是線下零售業,假貨是對所有銷售方式的挑戰。作為一項長期的承諾,我們堅持不懈地保障消費者與知識產權所有人的權益,并呼吁全行業齊心協力,打擊制假售假者。”
馬修曾在美國輝瑞科研制藥、蘋果公司美洲地區分別負責“打假”項目,在進入企業之前,他曾在美國司法部計算機犯罪與知識產權處擔任檢察官,負責知識產權保護和“打假”相關工作。此外,他還曾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知識產權法。總之,法學出身并在中國生活、工作過的他,一直以來在為“打假”而努力,并且熟悉中國和全球的市場。
“假貨”,一直是阿里的負面問題之一,也是近幾年阿里的一大發力點。今年5月,擁有Gucci、圣羅蘭等品牌的開云集團在紐約曼哈頓聯邦法院對阿里巴巴提起訴訟,表示后者侵犯其商標權并且販賣假冒商品。有媒體稱,馬云表示“寧可輸掉這場官司,寧可賠錢。維護知識產權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的事情。阿里巴巴不僅要保護品牌企業的權利,也要保護網上賣家的權利。”
阿里方面的負責人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該案目前還沒有最終定論,“但是阿里肯定沒有賠錢”。據了解,中國的法律規定,只有在平臺明知或者應知店鋪售假的情況下,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事實上,自從阿里巴巴上市后,確實對平臺上的售假行為展開了許多更為嚴格的控制措施,包括關閉售假店鋪、與品牌合作打假等。
一個淘寶店主對北青報記者表示,自己的店鋪銷售“定制T恤”,此前,自己或者用戶發現喜歡的圖案時,就可以將該產品上架,用戶可以直接拍下付款,其他用戶也可以在店鋪中看到該款產品;而現在,一旦自己的T恤圖案涉及侵權,比如仿冒一些名牌或商標圖案,就會立刻遭到警告和下架。“比如一次,我將‘平安北京’發布的朝陽大媽的形象T恤掛在店鋪里,沒過幾分鐘就說我侵權,必須立刻下架,不然就關閉店鋪,那我就立刻刪除了。”
阿里巴巴負責打假的楊女士對北青報記者表示,阿里巴巴對假貨問題一直秉持“零容忍”態度,一經查實絕不姑息。同時,阿里巴巴平臺一直在自查自糾,由阿里自主抽檢并發現的涉嫌售賣假冒偽劣商品的店鋪都難逃追責,視其情節輕重,給予刪除商品、停業整頓、關店等處罰。
楊女士表示,阿里集團在消費者保障及打假方面的投入已經超過10億元人民幣。并且在阿里集團中,已有超過2000名員工全職負責打假,另有近3000名員工志愿參與打假。此外在技術上,阿里巴巴已不僅可以成功追蹤到假貨賣家,還能追蹤到假貨制造者、整個產品鏈路,并且已實現GPS精準定位。與此同時,阿里巴巴同公安、工商、質監部門形成了聯盟,共同打假。加之阿里已經有完善的退貨、維權機制,售假情況正得到非常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