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說紛紜中,2015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即將收官,全年銷售是否像年初某些機構預測的那樣“勝利大逃亡”?2016年的房價又是否會如同個別媒體報道的那樣出現“斷崖式下跌”?
在眾說紛紜中,2015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即將收官,全年銷售是否像年初某些機構預測的那樣“勝利大逃亡”?2016年的房價又是否會如同個別媒體報道的那樣出現“斷崖式下跌”?
歲末年初,客觀冷靜分析當年市場、嚴謹準確預判來年走勢,將對未來房地產市場的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12月18日,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房地產市場監(jiān)管司召開月度房地產市場形勢座談會,邀請了部分專家與企業(yè)代表參會。專家認為,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今年總體銷售形勢回暖明顯,預計明年市場將總體保持平穩(wěn),交易繼續(xù)活躍。
最新監(jiān)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2015年全國商品房網簽12.6億平方米,二手房成交4.96億平方米,相當于商品房交易的4成。
今年以來,有關部門采取的去庫存措施收到一定成效。前11個月,全國商品房銷售10.9億平方米,竣工7.2億平方米,銷售面積比竣工面積多3.7億平方米,表明商品房庫存正在得到消化。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表明樓市在繼續(xù)回暖。從漲幅看,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huán)比綜合平均漲幅已由自7月份連續(xù)4個月的漲幅回落轉為漲幅擴大,其中一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huán)比漲幅均擴大;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huán)比由降轉平。
“我們應該理性地看待庫存問題,當前的庫存量增加與商品房總量規(guī)模增加有關。”中國房地產業(yè)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馮俊認為,適當的庫存面積有助于房企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精工生產。“需要警惕的是,目前部分城市已出現價格上漲苗頭。由于近期土地購置面積、新開工面積的減少,兩三年后市場供應短缺將不可避免。房協對358個城市的監(jiān)測數據表明,價格環(huán)比上漲的210個,環(huán)比下降的148個。”
數據顯示,北京(樓盤) 市每年商品住房的正常交易量在6~8萬套,今年的市場供應量卻只有4萬多套。但二手房交易已是新房的2倍以上,對緩解住房供求關系,作用日益明顯。
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看來,2015年的住房銷售與價格同比增長經歷了一個V型變化。“由于收入跑贏了經濟增長,政策效果有效減低了庫存增幅,整體銷售形勢好轉。”不過,在預判2016年住房市場時,倪鵬飛也表示了一些擔憂,“房價當然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但是住房市場回暖基礎仍不穩(wěn)固。”
為此,倪鵬飛建議,2016~2017年房地產市場調控應鎖定三大目標:去庫存,實現銷售增長;防風險,保持房價增幅在合理水平,防止大起大落,防止違約風險;促投資 ,使房地產投資增速恢復到正常水平。同時,未來我國房地產調控應主要完成六大任務:需求端:調整原需求,實施貨幣化棚戶區(qū)改造;開辟新需求,支持進城農民工購房;擴大原增量,刺激改善型需求。供給端:轉型升級,減少開工;融通資金,加快施工;并購重組,減少爛尾。
事實上,中國房地產市場具有很強的獨特性,與其他國家不可比。對房地產投資下降不能如臨大敵,而要考慮與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相匹配。下一步,應抓住時機調整房地產結構,鼓勵開發(fā)企業(yè)進行兼并重組甚至適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