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2015年發生了太多事情,平靜的時期可能十年也沒這么多事。全球政治變革壘成的高山不久前還在舊制度的籠罩下搖搖欲墜,現在已經掃除了障礙,從里到外崩塌一地。2015年算不上急轉彎的第一年,但轉彎的角度和速度都加快了。2016年將延續這一趨勢:過去幾個月里開啟的進程很可能會愈演愈烈。
時光飛逝,2015年發生了太多事情,平靜的時期可能十年也沒這么多事。全球政治變革壘成的高山不久前還在舊制度的籠罩下搖搖欲墜,現在已經掃除了障礙,從里到外崩塌一地。2015年算不上急轉彎的第一年,但轉彎的角度和速度都加快了。2016年將延續這一趨勢:過去幾個月里開啟的進程很可能會愈演愈烈。
然而,我們會努力尋找積極的東西。過去的一年主要發生了什么?
國際社會業已進行努力,試圖制止中東像之前那樣分崩離析。由于種種原因(恐怖主義抬頭、俄羅斯軍事干涉、中東大國之間關系錯綜復雜),國際社會努力的重點偏移了。今年夏季,大部分國家還認為優先任務是盡快推翻敘利亞政權。隨后,重點被放在哪怕是最小限度地合作打擊“伊斯蘭國”組織,以及通過政治外交努力構筑過渡階段的工作上。無需抱有幻想——分歧極為嚴重,互信非常脆弱。即便是在最理想的情況下,阻止該地區在泥潭中越陷越深的可能性都不大。可是,畢竟一年前連這種可能性都沒有。
圍繞伊朗核計劃達成的協議表明,現在的外交需要堅韌不拔的斡旋,但還是有望爭取到穩定的成果。鑒于伊朗在一系列地區糾紛中的作用,此事未必算是最終畫上句號。在面對著關于外交手段能否解決哪怕一個問題的常年質疑,地平線上已顯露出一絲希望之光。
明斯克進程成了上述非凡現象的另一個獨具特色的佐證。烏克蘭東部的沖突是一團濃重的迷霧,被種種緘默和含混的態度包圍。當參與各方無一亮明條件的時候,很難指望出現外交進步,但終究還是成功地避免事態滑向大規模戰爭。稱當前的狀況是成功確實說不出口,各方都不滿意,但較之可能發生的最壞結果,應當肯定努力的價值。
今年春季,俄羅斯和中國簽署了對接歐亞經濟聯盟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兩大項目的協議。無需費力就能找到這條路上即將面臨的諸多問題。然而,這并不能削弱已經啟動的進程的意義。在全球變革的背景下,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建構統一的歐亞大陸具有必要性。
盡管深陷危機,歐盟身上也能找到積極面。矢口否認危機的時期結束了,歐盟如今開始深入思考:怎么對待歐元、難民以及民眾與政治精英日益離心離德的問題等等。誠然,自省未必一定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但終歸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2016年的大事與政治領導人有關。誰將贏得美國總統大選?誰將成為敘利亞領導人?土耳其總統將如何克服自己一手打造的迷局?英國首相能否說服民眾留在歐盟有好處?德國總理能否阻止支持率因難民問題而一跌再跌?俄羅斯總統能否頂住惡劣的外部環境和壓力解決經濟問題?當代政治再次與領導人息息相關,責任無從推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