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地產網“萬寶之爭”這出大戲,劇情已經是百轉千回,精彩不斷。
就當外界以為安邦和寶能是一致行動人,共同持股已經接近30%,可能對萬科管理層造成實質威脅的時候。12月23日晚間12點左右,萬科和安邦兩大公司官網先后發出聲明,打破了這一猜測。
觀點地產新媒體第一時間獲悉,萬科發布聲明直指核心,《關于歡迎安邦保險集團成為萬科重要股東的聲明》,內文稱,安邦保險集團在舉牌萬科后,萬科與其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溝通。
而后安邦也發布同樣內容的結盟聲明,其表達了對萬科發展前景肯定,表態會積極支持萬科發展,明確希望萬科管理團隊、經營風格保持穩定。
安邦在公告中稱,萬科是中國房地產行業公認的標桿企業,擁有業內最優秀的團隊和最受認可的品牌、信用??春萌f科發展前景,會積極支持萬科發展,希望萬科管理層、經營風格保持穩定,繼續為所有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通過一前一后兩份聲明,安邦是萬科的“一致行動人”得以坐實。
這樣的角色似曾相識,20年前“君萬之爭”時,萬科就是聯合了重要股東新一代才成功捍衛了管理層對公司的控制權。
20年后,歷史再度上演,而安邦扮演的正是此前新一代的角色。
持續一日“輿論戰”
12月23日,一天之內,萬科和寶能再度多次隔空交戰。
一大早,王石拜訪瑞士信貸并發表簡短演講,明確表示萬科不會實行“毒丸計劃”,并愿意照顧寶能系的訴求。
王石稱:“我是很尊重潮汕幫的,特區幫、深圳幫大家都是為深圳做建設的,寶能、華潤、萬科都是深圳幫,都是一家人,不應該內斗?!?/p>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王石在公開演講中表示,目前寶能要改組董事會的話股權還不夠,同時也會對公司造成不穩定影響,但他稱“我們愿意照顧前海的訴求,前海很像香港的梁伯韜,能改組就改組,不能改組股價上他也不會虧。”
“按照寶能現有的股權,我認為進董事會是遲早的事,但并沒有達到可以輕易對董事會和萬科管理層進行重大改變的地步。我堅持和重申的還是,希望能延續萬科的企業文化?!?/p>
和上一次王石態度鮮明地喊出“不歡迎寶能”相比,這次王石的發言顯得溫和了許多。業內人士認為,王石擺低了姿態,或許是因為看見寶能和安邦兩者持股已經接近30%。
甚至有自媒體用“王石認輸”這樣的標題,總結他早上的這番發言。
不過路轉峰回,12月23日下午,萬科集團再次發出官方回應,表示歡迎所有投資者購買萬科的股票,并著力澄清“不是不歡迎寶能系買萬科股票,而是不歡迎它收購公司、控制公司”。
“不歡迎,不是因為不喜歡它,或者看不上它,而是它的文化、經營風格與萬科不相容。我們不是說萬科的文化、經營風格比它優越,而是因為,萬科文化、經營風格是萬科品牌、信用的基礎,如果萬科的文化被改變,那么萬科將不再是萬科,萬科可能失去它最寶貴的東西。”
在觀點地產新媒體獲得的這份萬科官方回應中,萬科方面再次表示,如果寶能系控制萬科,“我們沒有信心說服它不改變萬科的文化和經營風格。我們在雙方接觸的過程中已經逐漸失去了這種信心”。
萬科續稱,在寶能系第一次舉牌之后,萬科多次向其表達,希望寶能系能就其舉牌意向做出明確表達,“我們認為讓萬科的文化得以延續,這是雙方建立信任的基礎。在就此達成共識前,我們希望他們暫緩增持萬科的股票,為雙方增加了解、建立信任保留一點時間?!?/p>
“我們仍然愿意保留對話的可能。我們仍然希望寶能系慎重考慮貿然改變萬科文化和經營風格的風險,即使只從他們自身的利益出發?!?/p>
不過,萬科還是在這封回應中伸出了橄欖枝,表示“我們雙方都是深圳的企業,如果因為內斗而兩敗俱傷,并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果,我們捍衛的只是萬科的文化,針對的只是寶能系,我們對保險資本、潮汕商界沒有任何敵意,不希望外界對此產生誤解?!?/p>
下午7點左右,寶能集團發布《以國為家展情懷為民而生勇擔當》新聞稿,疑似回應早間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在瑞士信貸發表的演講。
寶能在新聞稿中指出,作為寶能的企業宗旨,“發展產業、回報社會”從創立之初便始終貫穿在每一個寶能人的心中,寶能始終在發展企業的同時心懷家國,勇于擔當社會責任,為人們造福利,為社會做貢獻。
對于“精英”企業,寶能在文中稱:“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精英’企業,應該在自己的發展同時心懷家國、承擔責任,在自我成長的同時,幫助這個社會進步?!?/p>
寶能指出:“以‘共建中國夢,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有尊嚴地活著’為理念的寶能,無論是它的產業還是慈善,都不僅是金錢、物資上的投入,更是一份希望的傳遞,一份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真正做到了一個‘精英’應有的擔當?!?/p>
但誰也沒有預料的高潮在凌晨到來,晚上近12點左右,萬科和安邦幾乎同時發文,讓此前一直曖昧的三方關系出現了清楚界定,萬科、安邦宣布結盟。
安邦身份反轉劇
現在,讓我們先來重溫一下10天前萬周君發的那個“燒腦”小故事。
一窩蜜蜂和一頭黑熊之間的戰爭,一個月后蜜蜂引來“北極之王”白熊與黑熊大打出手,“毒刺蜂”“友蜂”也趕到加入戰斗。
從外界的解讀看,在這則寓言中,蜜蜂或意指萬科,黑熊意指前海人壽系,白熊則為當時舉牌萬科5%股權的安邦保險。最終,黑熊面對的是來自蜜蜂、毒刺蜂、友蜂和白熊的攻擊。
當時普遍認為,萬科方面發出的這個小故事,含蓄點出了安邦是其找來的盟友身份。
但后來,市場這樣的猜測發生了動搖,根據觀點地產新媒體早前報道顯示,在緊接著的時間內,安邦和寶能系幾乎同時對萬科進行增持。
觀點地產新媒體翻查港交所信息,寶能系旗下鉅盛華于2015年12月15日增持萬科118,387,262股,每股平均價格為19.728元,每股最高價格為21.40元。
在此次增持之前,鉅盛華持有萬科22.45%股份,伴隨此次買入,鉅盛華持股比例升至23.52%。
而后來,港交所信息還顯示,萬科12月17日和12月18日兩天的大宗交易均出自安邦之手。
據悉,在這兩天內,安邦集團分別按每股平均價21.808元及23.551元,買入約1.0535億股及2287萬股。增持后,安邦保險通過旗下安邦人壽、安邦財險、和諧健康險和安邦養老四家子公司,合計持有萬科6.826億股A股,萬科A持股比例由5.69%升至7.01%。
這樣一來,截至12月22日,寶能系手中持有萬科總股本23.52%股份,加上安邦集團所持有萬科總股本的6.18%股份,兩大險資集團手中合共持有萬科總股本29.7%股份。
對此,有分析就告訴觀點地產新媒體,萬科12月18日中午停牌前股價接連漲停,或就是寶能系與安邦搶籌所造成。換句話說,寶能系和安邦集團如果是一致行動人,很可能將結束萬科沒有控股股東的局面,這種情況被外界視為對萬科大大不利。
分析認為,就算安邦與寶能并非盟友,持總股本比例達6.18%的安邦倒向何處,對于“萬寶之爭”的結局也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安邦這個行為算是漁翁得利,兩邊最后都要爭取。”在這樣的局面下,市場人士做出如此推測:“感覺這個動作不像是偶然發生,而是早有預謀的,如果沒有摸清安邦的態度,寶能怎么會這樣不計代價的搶籌萬科?感覺這是一個局,目的是讓王石們主動向安邦‘投誠’。”
而后,王石走訪基金經理之舉,亦被視為應對安邦和寶能聯盟的拜票。
不過,面對12月22日寶能和安邦合計持股已經超過29.7%的消息,萬科并沒有做出太多回應,只是王石晚間在微博上發文稱:“萬寶之爭,許多奇談怪論就象這虛幻的幻影,但幻想祛除,透明的萬科依然是萬科,而聯手的‘一致行動人’又會是什么模樣呢?”
萬科、安邦結盟逆襲寶能
現在,就在正當外界認為勝負天平已經逐漸傾向了寶能一方時,在“萬寶之爭”中角色一直曖昧不清的安邦終于亮出自己身份——萬科的“白衣騎士”。
難怪王石在瑞士信貸演講時,會明確表示不會實施“毒丸計劃”。
觀點地產新媒體查閱數據發現,按照目前萬科的股權結構,萬科前第一大股東華潤持股比例為15.23%,萬科管理層組成的事業合伙人萬科盈安財務顧問企業旗下資管計劃持有約占萬科總股本4.14%的股份,以及萬科“鐵粉”劉元生持有1.21%,再加上安邦持有的6.18%。
那么,萬科及同盟一方共計持股26.76%,相比寶能系持有的23.52%高出了3.24%。
按照萬科停牌前的約2700億元市值計算,要追上這相差的3.24%的持股比例,寶能系還需要投入百億資金。
百億左右的資金需求,對于此前傳言手上還有近90億元現金的寶能系來說,或許并不是大問題。但關鍵是,萬科12月18日已經因重組申請停牌,這也使得寶能系暫時失去了繼續增持的可能。
事實上,萬科的停牌重組也是暗藏玄機。據華夏時報12月23日的報道顯示,為了規避寶能系參與,萬科停牌醞釀的突擊方案為3年期定增方向策劃,初步計劃定增20%股份,其中10%作為員工持股計劃,另外10%向市場募集資金。
報道稱,萬科方面人士表示,該方案可能性很大,但也還不確定。
而據上述參與制訂方案的機構人士向該媒體透露,由于1年期定增是詢價方式,價高者得,為了規避寶能參與,初步計劃是推出3年期定價方案,由萬科來決定增發對象,這樣可以剔除寶能。
同樣,為了贏得股權保衛戰的勝利,以王石為首的萬科管理層自然也是多管齊下,打起了“組合拳”。
重組、尋找“白衣騎士”、向基金公司“拜票”,或許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在進入萬科董事會的路途上,寶能要克服的障礙不僅僅來自于萬科管理層。
據媒體報道,12月23日,保監會以及深圳銀監局的兩則消息似乎也是劍指寶能。
據騰訊財經報道,深圳銀監局股份制銀行監管二處于12月22日下發文件,要求各股份制分行、城商行分行,將“寶能系”企業在該行的授信及用信情況向股二處進行反饋。
該報道稱,已從兩家華南的銀行獲悉信息,反饋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業務品種、抵質押情況、用信金額、風險敞口等。文件還要求對授信及用信情況進行全口徑的統計,包括表內、表外、委托貸款、理財等。
深圳本地一家銀行人士表示,該文件僅屬摸底性質,監管層并不想外界做過多解讀。
另據北京一家信托從業人士向騰訊財經透露,近期已有一部分金融機構暫停了對寶能的新增融資,持觀望態度。
同樣,12月23日,保監會發布關于印發《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信息披露準則第3號:舉牌上市公司股票》的通知。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查閱《3號準則》,準則所稱保險公司舉牌上市公司股票,是指保險公司持有或者與其關聯方及一致行動人共同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以及之后每增持達到5%時,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在3日內通知該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的行為。
《3號準則》共八條,對保險機構披露舉牌信息進行了重點規范。一是列明披露的情形。保險公司舉牌上市公司股票,應按照要求進行披露。二是明確披露內容。除披露相關股票名稱、代碼、公告日期、交易日期等基本信息外,還應披露資金來源、投資比例、管理方式等信息。運用保費資金的,應列明相關賬戶和產品投資余額、可運用資金余額、平均持有期及現金流情況。三是規范披露方式。明確披露的時間和要求,增強操作規范性。同時,為增強政策覆蓋面和公平性,《3號準則》要求保險集團公司舉牌上市公司股票適用本準則,保險資金投資境外市場上市公司股票,達到所在國家或地區法律法規規定舉牌標準的,參照適用本準則。分析認為,保監會出臺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信息披露有關準則,將進一步規范保險公司舉牌上市公司股票的信息披露行為,防范投資風險。
事實上,保監會此文件雖并沒有明確的針對對象,但恰逢“萬寶之爭”進行地如火如荼之際,業內人士認為,該文件的指向已經“非常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