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華中南地區育齡人群的平均理想子女數為2.08個,高于2.0個,也遠高于其他區域;西南區、華東區和華北區都在1.94~1.95個,但東北地區的生育意愿降低到1.8個以下,僅為1.76個,遠遠低于其他地區。
中國社會科學院24日發布的研究報告稱,東北地區的意愿生育水平明顯低于其他地區,平均理想子女數僅為1.76個。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當日共同在京發布《社會藍皮書:201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
隨著人口結構性問題日益突出,延續了30多年的獨生子女生育政策正逐步調整。藍皮書說,育齡人群的生育水平與生育意愿以及生育計劃都與政策調整密切相關。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張麗萍介紹,為全面反映生育意愿與生育計劃,回答生育政策調整過程中面臨的基礎研究問題,2011年和2015年中國社會狀況綜合調查都對育齡人群的生育意愿、生育計劃進行了調查,其中2011年調查恰好是在2013年“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前,2015年調查是在“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后的兩年以及2015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之前。
藍皮書介紹,這兩次調查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全面反映育齡人群的生育意愿和生育預期,為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政策研究提供實證數據。但隨著政策的調整,這兩次調查也難得地成為距離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實施之前最近的生育意愿調查。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州介紹,不同地區的生育水平因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文化差異等有所不同,生育意愿也存在著差異。調查發現,華中南地區育齡人群的平均理想子女數為2.08個,高于2.0個,也遠高于其他區域;西南區、華東區和華北區都在1.94~1.95個,但東北地區的生育意愿降低到1.8個以下,僅為1.76個,遠遠低于其他地區。
藍皮書稱,通過對2015年調查人群生育意愿和生育計劃的分析,對比2011年的相關調查結果,可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中國目前育齡人群終身生育水平在更替水平以下,隨著年齡的降低逐漸下降,育齡人群終身平均生育孩子數將在1.7個以內。鄉村育齡婦女的生育水平一直而且穩定地高于城鎮育齡婦女的生育水平。農業人口育齡婦女的現存子女數為1.89~2.08個,非農業人口的現存子女數為1.28~1.44個。
第二,育齡人群的理想子女數在2個以下,生育意愿隨著年齡的降低呈現下降的趨勢。2015年調查育齡人群中40~49歲的平均理想子女數為1.99個,25~39歲為1.98個,18~24歲最低,為1.89個。低收入群體生育意愿相對較高,高收入群體生育意愿相對較低,收入最低組的理想子女數為2.08個,最高組為1.91個。東北地區的意愿生育水平明顯低于其他地區,平均理想子女數僅為1.76個。
第三,育齡人群生育意愿得到滿足(即理想子女數等于現存子女數)的人群比例為37.24%,生育意愿高于現有子女數即生育意愿未得到滿足的育齡婦女占調查樣本的53.97%,而現存子女數高于生育意愿的育齡人群比例為8.61%。
第四,40歲及以上育齡婦女再生育的可能性非常小。2015年調查的25~39歲育齡婦女中,肯定不生下一個孩子的比例為57.76%,而40歲及以上婦女中該比例接近88%。在打算生育二孩的一孩育齡人群中,五年內計劃二孩生育的比例不超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