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產業應用推廣加速 火線潛伏6只個股】A股上市公司中,重點關注振芯科技、北斗星通、中國衛星、華力創通、合眾思壯、奧普光電等6只個股。
點擊查看>>>北斗導航概念行情一覽
2016年民航工作會議:推動北斗在民航的應用
2016年民航工作會議24日召開。在會議中,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家祥特別指出,民航業發展會跨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十三五時期,也是實現民航強國戰略共享的非常關鍵的結點,按照建設民航強國兩步走推進的方案,到2020年,我國將初步建成民航強國。
據央廣網12月24日報道,據了解,2015年整個民航業安全形勢非常平穩,沒有發生航空運輸飛行事故和空防事故,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預計全年完成運輸的總周轉量達到850億噸公里,旅行運輸量4.4億人次,貨油運輸量630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3.6%、11.4%、6%。完成了通航作業飛行是73.5萬公里,同比增長8.9%。前11個月,實現利潤547.6億元,同比增長76.2%,創下歷史新高。
會議還特別提到,2015年行業發展的主要預期指標是運輸總的周轉量達到953億噸公里,旅行運輸量是4.85億人次,貨油運輸量是680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11.5%、10.7%和8.3%。
在未來一年中,將會實現行業的新的發展方式,依托我國對外開放新的格局,通過積極爭取傳統優勢的國際市場和新興的航空運輸市場航權的資源,統籌優化國際航空的運輸政策,完善北京、上海、廣州等機場的國際樞紐功能等,著力拓展國際航空市場。另外,會進一步加快中西部和支線航空市場的發展,大力發展航空物流業等方式,著力優化行業結構,適應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要求。通過鼓勵企業進一步細分市場,開發個性化、多樣化的服務產品等手段,著力推行行業的專業化分工。
2015年年底,將實現95%的運輸機場具備PPN程序,加快推動北斗系統在民航的應用和驗證,做好C919等航空產品適航的審定工作,努力推進節能減排,全面啟動“十三五”民航節能減排的標準體系建設,繼續推進生物燃料研發和應用等等減排項目,通過進一步減少行政審判項目和簡化行政的審批程序,進一步放開登記航線準入限制,探索建立航班時刻資源市場配制的最佳模式,推進國內航空運輸價格市場化的改革等措施,構建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來源:中國證券網)
【個股解析】
北斗導航產業6股價值解析
振芯科技:北斗業務持續快速增長,業績符合預期
類別:公司 研究機構: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真怡 日期:2015-10-29
核心觀點:
前三季度業績快速增長,符合預期。公司2015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3.67億元,同比增長46.89%,歸母凈利潤6,156萬元,同比增長123.63%,EPS為0.11元,同比增123.64%。
營業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北斗衛星導航終端銷售和設計服務收入增幅較大。公司加大了北斗二代產品市場銷售力度,同時重大合同的交付進度良好,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品持續高速增長,實現收入2.7億元,同比增70.84%,占比達74%,成為收入增長主要來源。設計服務業務受承接任務量及研發進度影響,實現收入3,075萬元,同比增221%。此外,公司元器件產品同比增6.45%,北斗運營服務同比降17.35%,安防監控業務受業務承接量影響同比降37.22%。
歸母凈利潤增速高于營業收入增速,主要原因是毛利率水平較高的北斗導航終端業務高增長,同時受到財務費用和管理費用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投資收益有所增加等因素影響。
積極落實“1+N”產業布局。公司設立新橙北斗和產業基金公司,有效推進了“器件-終端-系統-運營”整合;參股瀚諾半導體公司,進入寬帶通信領域,為后續布局家庭物聯網、智慧生活奠定技術基礎。
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公司在衛星導航領域“元器件-終端-系統”協調發展,衛星導航終端產品有望持續高增長;元器件業務受益于新型信息化裝備研制加速,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構建“1+N”產業布局,積極推動外延式發展。我們看好公司的成長性,預計15-17年EPS分別為0.20元、0.29元和0.43元,首次給予“謹慎增持”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北斗產品招標進度低于預期;產業整合進度低于預期;市場競爭加劇。
北斗星通:定增獲國家產業基金認購,助跑北斗芯片業務
類別:公司 研究機構: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程成,李亞軍 日期:2015-09-16
公司周末公布非公開發行預案:本次非公開發行股份不超過1億股,發行金額不超過16.8億元。
定增對象:大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認購不超過15億元)、宏通1號(委托人為董事長周儒欣先生,認購不超過1.6億元)、宏通2號(委托人為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胡剛,認購不超過0.2億元)對于募集資金的用途:
低功耗北斗SOC單芯片項目;
高精度北斗SOC芯片;
基于云計算的定位增強和輔助平臺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定增加速上游研發實力,促進北斗行業進步我們認為本次定增對于公司乃至整個北斗產業,都是較大的利好:
“十三五”對于集成電路行業將有細致的促進政策出臺,公司獲國家產業基金認購,開發SOC芯片,將獲得更多政策紅利。同時,對于北斗行業而言,也將從2025中國制造受益。
對于高精度和低功耗的芯片研發,我們認為將有效促進北斗終端、手持以及更多民用的發展,豐滿下游產業。
公司之前收購華信天線、佳利電子,在天線行業獲得很大的優勢,這次在芯片領域再下一城,將成為北斗上游產業的集大成者,未來有望提高產品附加值和毛利率。
北斗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繼續看好行業紅利
9月10日,中國衛星導航與定位協會發布《2014年度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顯示,行業內上市+新三板掛牌公司達到21家,總數已經超過13000家,上市公司營收總和占產業鏈的6%。對應2014年整個衛星導航產業產值已經達到1343億,相比2013年增長29.1%。
同時,去年國內導航終端產品銷量突破3.88億臺,其中帶衛星導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機銷量達到3.7億臺,后裝市場終端銷量910萬臺,前裝市場終端銷量約為247萬臺,監控終端銷量約650萬臺,高精度定位接收機或板卡銷量(含出口)超過15萬臺/套。根據我們上文中對于上游產品的分析,整個北斗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看好公司研發優勢,公司作為北斗上游代表企業,建議持續關注
公司完成收購華信天線和佳利電子后,產業鏈延伸至高精度定位天線,其高精度定位天線性能行業領先;其次,子公司和芯星通研發生產的高集成高精度GNSS芯片、多模多頻高精度板卡在行業內實力不俗;集導航、娛樂及LBS服務于一體的車載影音導航終端已經連續向上海大眾、福特供貨,目前已經形成“前裝+后裝+出口”的發展模式。北斗星通是為數不多的北斗全產業鏈公司,隨著國家強力推進北斗行業應用及民用,未政策紅利將充分顯現,公司內生+外延的方式將助其實現快速突破。本次定增若能通過,將繼續加強公司上游研發實力,提升公司產品質量。我們預計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別為0.30/0.59/0.64元(考慮下半年并表業績),公司作為北斗上游代表企業,建議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