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5年年報業績預告以及高送轉預案發布的開啟,有關“高送轉”概念的炒作熱情明顯升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高送轉預案似乎更為“豪爽”,往年已頗為大方的10轉10方案只是今年的“起步價”。市場人士指出,圍繞“高送轉”預披露或預案公告日的前后時點,“高送轉”股票超額收益的確定性更高。
今年高送轉預案“豪爽”
高送轉一直是A股炒作的熱點概念,尤其是臨近年關的關鍵時點。每年具有高送轉預期的個股行情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11-12月”、“2-3月”和“6-7月”。其中,每年的年底以及次年年初,作為年報行情的預熱,“高送轉”題材股常常引發市場資金的競相追逐。
統計顯示,11月以來,兩市已有10多家上市公司公布2015年度的高送轉預案。值得一提的是,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高送轉預案似乎更為“豪爽”。往年已頗為大方的10轉10方案才是今年的“起步價”。在目前公布的高送轉預案中,送轉比例最小的順榮三七、海南海藥、永大集團等均為10轉10股。
除了送轉預案最高的財信發展外,西泵股份、康盛股份、萬潤科技、通達股份等的送轉預案均為10轉20股,前三者還同時有分紅方案。頗為“大氣”的高送轉方案自然也吸引了市場資金的垂青。比如,西泵股份、康盛股份、萬潤科技、通達股份等10轉20股或同時有分紅的公司公布預案后,均至少收獲了兩個漲停。
市場人士指出,從歷史經驗來看,每年年底A股市場短期都會有一波圍繞年報“高送轉”主題的炒作熱潮,且會有公布分配預案的個股引領的“高送轉”行情,以及股票在除權前后的一波搶權、填權行情。再加上目前市場謹慎情緒顯著升溫,震蕩加劇,賺錢難度加大,隨著年報發布時點的臨近,相關“高送轉”行情自然會被資金炒作。光大證券認為,圍繞“高送轉”預披露或預案公告日的前后時點,“高送轉”股票超額收益的確定性更高。
高送轉潛力股的具備要素
近期A股漲幅最高、同時又最具持續性的概念就是高送轉。盡管高送轉對上市公司只是權益在賬面上的調整,對股民也只是數字游戲,但A股相關題材卻長盛不衰。那么投資者在挑選高送轉潛力股時要注意哪些要素呢?
首先是具有較高的每股資本公積和每股未分配利潤。由于送股來源于公司的未分配利潤,轉股來自于公司的資本公積金,因此,高送轉股票常常具有較高的每股資本公積和每股未分配利潤。
其次是朝陽行業的龍頭公司。所屬行業處于穩定發展期、收益相對穩定且位于行業龍頭地位的公司,一般會考慮高派現的方案回報廣大投資者。此外,若上市公司存在較強烈的擴張需求,如有新建項目需要大量資金,則優先考慮高送轉方案。
第三是公司流通股本較小,股本擴張能力就相對比較強。事實上,中小企業的股本擴張欲正是其進行高送轉的重要原因。中小板、創業板企業雖具有較好的成長性,業績增速較快,在細分行業內多處于龍頭地位,但囿于資本規模不大,使其對資本擴張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情和動力,而高送轉正符合了這些公司的需求。
第四是次新股及最近兩年未送配個股。送轉股與現金分紅不一樣,高比例送轉股后使得每股收益等指標大幅下降,因此很少有公司會連年推出大比例送轉股方案。另外,高溢價發行使得新股及次新股資本公積金較高、流通股本小,特別是新股及次新股上市不久,資金需求緊張,因此這些公司多以送股或轉增股取代現金分紅。
“高送轉”未必一本萬利
從今年11月開始,高送轉概念炒作已持續一個多月。并且,從當前已公布2015年送轉預案的10多家公司的情況來看,幾乎所有公司都顯得相當“大方”。但是,加入高送轉炒作真的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嗎?
事實上,炒作“高送轉”行情并非“一本萬利”的買賣,股民應警惕其中的風險。例如送轉預案較低的海南海藥公布預案當日高開低走,收盤小幅下跌。國聯水產在公布預案當日甚至大跌逾3%,隨后的兩個交易日再度下挫,分別跌8%、6%。除此之外,不少個股的行情持續性較差,多數情況下是趁著預案公布后大漲幾天,隨后就開始下跌。比如最早公布預案的順榮三七即是如此,在連續兩個漲停后,就調整了大半個月,股價幾乎回到兩個漲停之前的價位。
市場對高送轉的瘋狂炒作引起交易所的關注。深交所表示,“高送轉”的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對凈資產收益率沒有影響,對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并沒有任何實質性影響。“高送轉”后,公司股本總數雖然擴大了,但股東權益并不因此而增加。在公司“高送轉”方案的實施日,公司股價將做除權處理,除權后如股價沒變化,投資者的股票市值不變。
可見,盡管“高送轉”方案使得投資者手中的股票數量增加了,但股價也將進行相應的調整,投資者持股比例不變,持有股票的總價值也未發生變化。
因此,投資者應該理性看待上市公司發布的“高送轉”方案;要充分、全面、科學地考察了解公司經營業績、成長性、每股收益等指標所綜合體現的內在風險及投資價值,對各家上市公司“高送轉”的真實目的進行分析,了解“高送轉”背后是否有較好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作為支撐,而不是一味追求“高送轉”行情,不注重公司實質。同時,在面對市場出現的“高送轉”傳聞時,不宜盲目輕信,對利用或制造“高送轉”傳聞牟取利益的行為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