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使用融資交易非常方便,但股票市場風險難測,再使用杠桿交易風險更加巨大,投資者應該牢記,曾經咱們倡導不要借錢炒股票。
經過了“不能借錢炒股”的無杠桿和配資交易的強杠桿,投資者逐漸意識到兩者都屬于過度極端,杠桿比例控制在1:1或者1:0.5的弱杠桿逐漸受到投資者的青睞。本欄認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是各類投資者都在使用較弱的杠桿交易,融資融券業務將成為主流。
一直以來,管理層對于投資者的風險教育都是勸告投資者要用1/3的錢炒股,不能借錢炒股,并講述了很多人借錢炒股的慘痛教訓。那時候,人們聽說香港股市的“孖(音同媽)展”交易都覺得很新奇,現在再來看孖展,其實就是1:1的融資交易,現在咱們A股也能做到。
但是問題來了,借錢炒股到底對不對?本欄認為,如果投資者的年收益率預期超過8.6%,那么融資炒股就是劃算的,反之就是不對的。8.6%是什么?是融資交易的資金利率,即投資者的資金成本。
現狀是,很少有人來炒股票的目的是為了一年獲利5%,一般投資者的預期收益都在30%以上。雖然擁有這個理想的人很多,但是能夠實現的人很少。所以使用融資交易的投資者一年下來能夠占到便宜的只是一小部分。
盡管如此,仍然有很多投資者愿意借錢炒股,即使是在股市大幅下跌的慘痛教訓之后,投資者的投機心態也很濃厚,總希望能夠通過股市投資快速致富,也有一些中高收入階層希望通過股市擴大自己的資本金,然后在某一個領域進行創業,這也是一種融資炒股的理由。
現在的投資者已經認可了融資交易,除了達不到融資交易最低門檻或者所買股票不屬于融資融券標的股票的,投資者都會選擇融資交易,以提高自己的預期收益水平。故本欄預計,2016年將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使用融資交易,融資余額也將創出歷史新高。
當然,在利益的驅使下,配資交易還會以各種形式存在,但由于管理層的限制措施,配資交易不會成為主流,雖然它能夠提供更高的交易杠桿,但投資者也意識到其中伴隨著更高的投資風險,而且本金的安全也無法保證,故配資交易在2016年只能在陰暗中生存,無法成為大多數投資者的選擇。
本欄建議投資者,雖然現在使用融資交易非常方便,但股票市場風險難測,再使用杠桿交易風險更加巨大,投資者應該牢記,曾經咱們倡導不要借錢炒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