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醒醒,股市漲了!”——2014年微信朋友圈里熱門的一句話。2014年上證綜指漲幅超過了50%,“漲”給股民帶來亢奮和期待。而進入2015年,這句旁白依然適用。
“同志,醒醒,股市漲了!”——2014年微信朋友圈里熱門的一句話。2014年上證綜指漲幅超過了50%,“漲”給股民帶來亢奮和期待。而進入2015年,這句旁白依然適用。
A股“漫漫熊途”終結
實際上,自2014年7月,來勢洶洶的市場行情徹底終結了A股的“漫漫熊途”。無風險利率下降、風險偏好提升、房市調整使得來自居民理財、存款、房市、產業資本等各渠道的資金洶涌澎湃地流入股市,大牛市啟動。
牛市行情啟動最大的推動力,首先是滬港通開通。2014年11月17日,上海香港兩地同時敲響鑼聲,滬港通在千呼萬喚中落地。此前,A股市場長期處于存量博弈狀態,而滬港通的開閘,則帶了增量資金進入的預期。“活水”的到來,給“熊”了5年的A股注入了寶貴的信心。
還有就是降息的利好。2014年11月21日晚,央行宣布降息。后期券商為首的金融股持續暴漲。自從央行宣布降息后,短短兩個月間滬深300指數漲幅已達43%,創出五年來的新高。降息意味資金成本降低,直接影響“寶寶軍團”和銀行理財的收益。近期余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眼看要跌到4%,已經無法滿足投資者胃口,大量資金跑步入場。
此外,在一系列改革措施落地后,人們對未來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信心逐步增強,更是這輪牛市最本質的原因。
從2014年7月1日-2015年6月12日,上證綜指從2050.38點漲到5166.35點,漲幅超150%。這段時間里,“大牛市論”“5000點不是夢”“對熊市的最后一戰”“黨給我智慧給我膽”“改革牛”“轉型牛”“水牛”等口號此起彼伏。
面對持續上漲的股市,分析師奮力唱多,有人甚至喊出了賣房炒股的口號。突如其來的放量上攻不期而至,讓股民歡呼,“豬在飛,大家都在追。”“一萬點太久,只爭朝夕。現在抓緊時間與豬共舞才是硬道理。”幾乎一夜之間,微信朋友圈被“飛豬”刷屏。
郁悶已久的股民一掃頭上的陰霾。曾經心灰意冷離去的人們紛紛重新開戶。不少證券營業部掛出客滿牌,“今天號已發完,請明天再來辦理”。
牛市的喧囂中,各種財富故事也不絕于耳。打新股,買基金,炒港股,一時間資本市場上充斥著“買買買”。
一家國有銀行私人銀行高級客戶經理稱,有一個客戶將2000萬元的定期存款質押,貸款1000萬元去打新股,今年他中簽了30多號,收益率在10%到20%之間,而質押貸款的利率在6%左右。還有踩準點的投資者,于2014年5月買入了400萬元的基金,截至4月,賺了280萬元,收益率高達70%。
在股市這個大舞臺上,上演了一出出的資本盛宴,也誕生了很多個妖股。第一妖股非暴風科技莫屬。自3月24日登陸創業板后,創紀錄地在29個交易日連續一字漲停,從開盤價9.43元最高漲至327元,漲幅3467%。牛市從不缺乏故事,第一高價股的更迭更是牽動人心。2015年3月,全通教育一飛沖天,直上300元,其后安碩信息不聲不響趁全通教育調整時登頂。
此時,本土投資者信心爆棚,外資也不甘寂寞,開始唱多中國股市。摩根士丹利甚至高調預測,中國股市會出現“超牛”行情,未來18個月將翻番。
在投資機構看來,A股持續走強得到資金面和政策面的支撐。一方面,時隔兩年半后央行突然宣布降息,龐大的儲蓄資金開始尋找能產生更多收益的渠道。另一方面,從國企改革到土地流轉,從自貿區到“一帶一路”,全面深化改革措施接踵而至,為喜歡“講故事”的A股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話題。
“賣房炒股!”隨著股市頻頻創出新高和天量,諸類口號開始在網絡中流傳。這一幕在2007年的“超級大牛市”中似曾相識。
整體經濟形勢難言樂觀
對于此輪牛市的啟動,很多人都感到了迷惑,因為2014年出現了一個奇特現象:經濟增速往下走,竟然股市往上走。從A股的實際情況來看,經濟數據的好壞對股市的影響似乎不大。
1月對于全年市場走勢起到了一個引領全局的作用。但從
宏觀上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的整體經濟形勢都難言樂觀。
從GDP增長角度看,經濟繼續下滑是個不爭的事實,2015年難言是底。即便從樂觀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基本面改善的因素已經反映在股價上漲中,如經濟最壞(下滑最快)的時候已經過去;淘汰落后產能初見成效,ROE增長率見底;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對中游行業利潤率的提升;2014年12月房地產銷售的大幅回升等等。
國際形勢也難言樂觀。進入今年以來,希臘債務危機再次顯現。希臘激進左翼聯盟黨1月在大選中勝出,主張結束緊縮措施、對嚴苛的救助協議進行重新談判,在贏得國內民眾多數支持的同時,也導致新政府與國際債權人之間的矛盾激化。希臘違約和全民公投,將各種矛盾同時推到前臺。
監管層關注隱形風險
國內資本市場上存在的隱形風險也受到監管層的關注。
在1月19日大跌之前,中國股市在去年一路高歌猛進。2014年11月、12月這兩個月A股出現了加速上漲,而驅動力恰恰就是兩融的杠桿驅動。
數據顯示,截至1月29日,滬深兩市融資余額已達11302億元,而兩融余額亦達11366億元,兩個數值均為兩融歷史單日最高值。
為對兩融業務進行規范,抑制非理性的炒作,證監會1月16日明確表示,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和國泰君安因兩融業務違規,被暫停新開兩融信用賬戶3個月。除上述3家券商外,包括招商證券在內9家券商也因相關違規問題被責令限期整改和警示。
證監會對券商兩融業務進行規范的同時,銀監會也在控制銀行資金通過傘型信托入市。
28日晚間,證監會表示將啟動券商兩融的第二輪現場檢查。銀監會也對銀行加強信貸管理,嚴控流向股市。
杠桿過高催生風險,需要修正、預防,這也是監管層想解決的問題焦點。在警示無效的情況下,證、銀、保三大部門合力加碼監管、防范杠桿風險成為必然。
牛市的喧囂淹沒了周遭的一切。然而發熱的頭腦需要退燒,瘋狂的A股也需要適當降溫。或許正如諸多市場人士所預判,未來的A股將由“快牛”甚至“瘋牛”,逐步轉向一波更穩健的“慢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