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股市如此引人飛蛾撲火?每天那么多漲停板,我們都自認為在股市里行走自如,知道各種技術指標,知道如何平倉止損……但是我們不知道,大魚為了捕捉小魚會多么耐心地尋找最佳機會。
相對于自然界的食物鏈,中國股市更多的是人造的食物鏈,主要分為利益集團及輻射群體、私募及游資、公募、散戶這四類,其食物鏈級別依序而降。
忽如錦衣又玉食,房子車子全賺來——— 進入股市前,我們聽到的都是一些美好的神話。進入股市后才發(fā)現,一炒A股深似海,從此奧迪變奧拓,套牢死扛不割肉,一把虧光一把淚。然而,我們的散戶卻如韭菜割不盡,春風吹又生。
為何股市如此引人飛蛾撲火?每天那么多漲停板,我們都自認為在股市里行走自如,知道各種技術指標,知道如何平倉止損……但是我們不知道,大魚為了捕捉小魚會多么耐心地尋找最佳機會。
舉例而言,在食物鏈頂層的眼中,6月中旬的股災就是在尋找擊鼓傳花游戲中接最后一棒的那個人。當上證指數創(chuàng)出新高5178點之后,一場史無前例的獵殺讓無數的蝦米與小魚被吞沒。緊隨其后股市的上下波動,一幅層次分明的生態(tài)鏈圖系儼然而現。當散戶懷著滿腔熱情融資進去的時候,主力已經從容出逃!
再比如說,當散戶知道一些所謂的內幕消息時,頭腦一熱全倉買進一些妖股,卻迎來連續(xù)暴跌。換位思考,大家都知道的消息還能算是內幕消息嗎?也許所謂內幕消息只是一個誘餌,當大家都以此買入時,機構出逃的時刻就來臨了。人性千古不變,大魚往往這樣輕而易舉地布局把蝦米一網打盡。
鱷魚吃大魚,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啃口泥,這本是自然界食物鏈的生存法則。股市也如此,這里充滿著無數種類各異、力量懸殊的投資者,因此才博弈,才有了長久以來炒股七虧兩平一盈的規(guī)律。
相對于自然界的食物鏈,中國股市更多的是人造的食物鏈??辞宄@一生態(tài)圈里各個投資者所在食物鏈的環(huán)節(jié),對于理解股市、認識自己、構建自己的投資體系是極好的。股市海洋中主要分為利益集團及輻射群體、私募及游資、公募、散戶這四類,其食物鏈級別依序而降,并且是相互依存的,它們在這個市場里相生相克,使股市生生不息。
處于食物鏈最頂端的就數某些利益集團及輻射人群了,就像大海中的鱷魚。他們處于頂層,因此最先獲得消息,輕易獲取高額收益。比如某些上市公司高管就屬于股市食物鏈的最頂端,在一級市場掃蕩機構和散戶,一邊圈錢,一邊又被其利益集團掏空上市公司,最后埋單的還是追高的散戶。
處于食物鏈中上端的是機構投資者以及實力強悍的游資,他們就如同大海中的大魚。兩者同為食物鏈中上端,但同時也相互博弈。
機構投資者包括各種策略和不同類型的私募基金。一般來說,機構會利用散戶的人性弱點來設局,比如形態(tài)健康的股票,機構偏要挖坑,剛啟動的股票卻要轉身下跌。散戶買入后卻一直不漲,等到套牢割肉卻一騎紅塵。貪念、自大、盲目、驕傲、沖動等這些人性弱點一直為機構所利用。
游資是占據股市食物鏈中端的極少數真正的散戶頂級高手,他們在大海中高度敏銳,在鱷魚將要大開吃界之時通常能成功潛逃,在小魚蝦米集群時又能成功狙擊,分得一杯羹,這些獨特的本領使它們在殘酷的環(huán)境中堅強地生存。
處于食物鏈中下端的是公墓基金,他們就如股海中的小魚。公募由于各種限制導致反應緩慢,往往敏銳度不如私募。每一次重要的市場底部都是他們用股票砸出來的,每一次重要的市場頭部又都是他們用鈔票買出來的,他們的規(guī)模已達到了萬億左右,他們不如鱷魚兇殘,也不如大魚敏銳,但蝦米通常是他們的主食。
處于食物鏈底端的無疑就是散戶了。但散戶同時也區(qū)分為:具備專業(yè)知識的散戶,謹慎投資的散戶,無經驗無知識盲目追漲殺跌的散戶,他們內部也是從上到下,一層吃一層。散戶之所以稱為散戶,就是資金小而散,只能跟風而不能主導。如此一來,手握大資金的機構就會布局設計散戶。正是由于散戶和莊家的博弈中無論是信息還是資金都處在不對稱狀態(tài),這種不對稱注定他們絕大多數虧損,他們中不乏短線高手,那就好比與大魚奪食,隨時有被吞沒的危險。
那么,蝦米有沒有可能獨善其身?股市作為一個食物鏈,雖然小魚不一定會被大魚吃掉,但能夠活下來的,一定有自己的生存法則。因此投資者要清除自己所處食物鏈的位置,并作出得當的應對。當散戶向所謂專業(yè)人士尋求意見時,不加區(qū)分地瞎問盲信就像病急亂投醫(yī),風險極大。
即使散戶是處在食物鏈的最底層,但經過學習總結后形成自己的盈利模式,還是可以戰(zhàn)勝許多小蝦米的。首先應該要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克服人性的弱點。其次,散戶在這個市場上要有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無論輸贏,都要保持自己的平常心。最后,投資要有大格局,要用食物鏈上層的眼光來進行投資,你手中的資金可以是散戶的,但是你的思想絕不能是散戶的,不然你將永遠是被吃的蝦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