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條國產中低速磁懸浮商業運營示范線試運行】歷時一年半建設,中國首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懸浮商業運營示范線——長沙磁浮快線26日開通試運行。據悉,這也是世界上最長的中低速磁浮商業運營線。(中國新聞網)
歷時一年半建設,中國首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懸浮商業運營示范線——長沙磁浮快線26日開通試運行。據悉,這也是世界上最長的中低速磁浮商業運營線。
全長18.55公里的長沙磁浮快線位于長沙市雨花區和長沙縣境內,起于長沙火車南站東廣場北側,沿勞動路、黃興大道、機場高速敷設,止于黃花國際機場,全程高架。全線設磁浮高鐵站、磁浮榔梨站和磁浮機場站共三座車站,車輛段綜合基地一處。項目于2014年5月16日動工,每公里經濟指標1.95億元(不含拆遷).
中低速磁浮列車是一種靠磁的吸力和排斥力來推動的列車。作為湖南省委、省政府自主創新的“首臺套”工程,長沙磁浮快線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統,列車設計最高時速100公里,總長48米,最大載客量363人。
該線路磁浮車輛由中國中車株機公司攜手西南交大、國防科大等單位自主研發。公司董事長周清和介紹,圍繞“綠色環保、安全可靠”兩個重點,列車在環保安全、隔音降噪、長距離乘坐舒適性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如在安全性能方面,列車采用特殊的抱軌設計,車廂下端兩排“鋼鐵胳膊”緊抱著鐵軌,使列車不會發生脫軌和側翻;在項目建設成本方面,列車爬坡能力是地鐵的兩倍,最小轉彎半徑只有50米,線路建設更加靈活,總造價僅為地鐵的三分之一。
至于民眾關注的磁浮列車輻射問題,經國內外權威機構檢測,車內能滿足心臟起搏器的正常運用,而車外按照1、3、5米的距離,輻射值分別比日常使用的電磁爐、微波爐、電動剃須刀還要小。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看來,長沙中低速磁浮工程列車的成功研制,使得中國軌道交通產業主機及其產業鏈攻克了中低速磁浮列車系統集成技術,研制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懸浮系統、適應1860mm軌距的懸浮架及高可靠性的整車電氣系統。其填補了中國中低速磁浮自主知識產權的工程化和產業化應用領域的空白,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掌握該項技術的4個國家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效益、顯著的推廣和示范效應。
一端是位于京廣高鐵、滬昆高鐵交匯“金十字”的長沙火車南站,一端為客流量排名中部地區首位的長沙黃花機場,用磁浮快線相連后,往來這兩大交通樞紐將由過去的驅車約半個小時縮短為僅需10分鐘左右。湖南磁浮交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旭峰表示,在助推中國中低速磁懸技術推廣與發展的同時,長沙磁浮快線的開通還有利于構建中部地區“空鐵聯運”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
當日上午9時許,記者試乘長沙磁浮列車從長沙高鐵南站出發,一路上,列車離開地面約8毫米不斷向前飛馳,約10余分鐘后快速抵達長沙黃花機場站。據悉,此次試運行,意味著長沙磁浮快線已初檢合格,接下來將按照試運營標準進行系統試運轉、安全測試等非載客運行。試運行期間,湖南磁浮公司將重點對各設備系統和整體系統進行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考核,對運營人員培訓、故障模擬和應急演練等情況進行檢驗,從而確保各項指標達到試運營的標準。試運行至少三個月后,長沙磁浮快線才會對外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