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策略周報:權衡中的迷惘】上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后市場反應相對較為平淡,主要原因可能是對明年政策方向較為迷惘。政府在需求端和供給側的權衡帶來政策上的不確定性,影響了投資者風險偏好。一是考慮到社會因素,供給側去產能或短期難見成效;二是保增長壓力下需求端雖有投資發力需要,但“新四萬億”無異飲鴆止渴;三是注冊制雖對中小創估值造成抑制,但發行節奏控制下或沖擊有限。多方權衡下造成了當前市場的迷惘狀態,既難形成單向趨勢,又難有持續熱點。
上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后市場反應相對較為平淡,主要原因可能是對明年政策方向較為迷惘。政府在需求端和供給側的權衡帶來政策上的不確定性,影響了投資者風險偏好。一是考慮到社會因素,供給側去產能或短期難見成效;二是保增長壓力下需求端雖有投資發力需要,但“新四萬億”無異飲鴆止渴;三是注冊制雖對中小創估值造成抑制,但發行節奏控制下或沖擊有限。多方權衡下造成了當前市場的迷惘狀態,既難形成單向趨勢,又難有持續熱點。我們認為這種狀態需要有明確信號來打破,或是產能出清加速,或是投資力度加碼,或是新股發行加速。在這一狀態被打破之前,我們對市場看法略偏謹慎,行業配置方面推薦大金融等高股息品種和家電、汽車、食品飲料等行業。主題方面,建議關注人腦工程、智能駕駛、農業現代化等。以下是本周投資者關注的幾個問題:
明年或再現2010年行情?
明年A股行情或類似2010年,全年缺乏趨勢性機會,但也沒有重大系統性風險。節奏上也可能會與2010年類似,在“跨年”行情結束后進入觀望期。這種判斷主要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是市場預期依然很高,特別是創業板和題材股的高估值;二是市場資金面可能會出現緊平衡,看不到大規模新增資金,同時又面臨擴容的壓力。這意味著明年需要適當降低收益率目標,趨勢上多注重左側,交易上縮短操作周期,選股上重新重價。
如何看待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根據我們光大證券宏觀團隊的觀點,小康社會目標給出了經濟增速底線,明年供給側改革與需求側刺激一虛一實,寬松財政和貨幣政策將推動總需求,托底經濟增長,2016年經濟增長目標預計仍將為“7左右”。這里供大家參考。對于周期股投資而言,在潛伏的基礎上需要密切跟蹤政策和價格兩方面的信號驅動。可能有兩個時點相對重要,一是三月份兩會之后的政策動向,二是2、3季度之交旺季來臨的周期品價格表現。
繼VR、量子通信之后,還有什么“科幻類”題材?
“人腦科學”或許可以關注。“人腦科學”不僅可以用于神經類和精神類疾病的預防診治,還在人工智能領域擁有廣闊的應用空間。今年11月份習近平主席在對“十三五”規劃作說明時特別提到,從更長遠的戰略需求出發,腦科學是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據有關媒體報道,由中國科技部、國家自然基金委牽頭的腦科學計劃,于2015年初已向主管部門提交。繼2013年歐盟投入10億美元的“人類大腦計劃”和美國投入30億美元的“大腦基金計劃”之后,預計中國腦計劃也將很快啟動。目前A股市場上“人腦工程”相關概念股有復旦復華、科大訊飛、冠昊生物、迪安診斷、西藏藥業、航天長峰、樂普醫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