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移動支付市場正在面臨三分天下的局面,無疑,從雙十二的戰局來看,支付寶拔得頭籌,微信略次,而中國銀聯也不甘示弱,雙十二剛剛公布“云閃付”業務,一周之后又連放了兩個大招,先后宣布和Apple Pay、Samsung Pay達成合作,預計最快到2016年初,持有中國銀聯卡的用戶將可以使用這兩項服務。
Apple Pay終于要來了,實際上,早在去年9月Apple Pay發布之時起,何時入華的聲音就不絕于耳。現在,在線下移動支付大戰正熱的當口,銀聯拉來的重磅伙伴能否成為它的救星?
哪家優惠多用哪家
雙十二,銀聯在發布云閃付時表示,“云閃付”是以智能手機為基礎,基于NFC的HCE和Token技術的一種支付方式,激活“云閃付卡”后,持卡人帶上手機,即可在家樂福、麥當勞、屈臣氏等25家全國連鎖商戶的上萬個實體門店刷手機付費,并享受銀聯專屬優惠。不過,該項技術僅支持安卓手機,不少蘋果手機用戶無法使用。
在楊高路上一家麥當勞門店的收銀處,其POS機上貼著“云閃付”的標識,不過卻很少有消費者用“云閃付”支付。收銀員告訴記者,每天用云閃付支付的消費者并不多,有時一天只有幾單,盡管現在有全單享8折的優惠活動。“這可能和用戶的使用習慣有關,大家都習慣了支付寶、微信支付,這些支付方式也有優惠,而且現在的年輕人還是以用蘋果手機的居多。”
“如今購物付款時,都會多問一句,用什么支付方式有優惠。”一位消費者向《IT時報》記者表示,首先看優惠,同等優惠下,才考慮便捷性。如果日后用Apple Pay有更大的折扣,使用時還不需要聯網,當然優先選擇Apple Pay.
“像支付寶當初推小攤的時候,一份10元錢的早餐刷支付寶可能只要付三四元,培養用戶習慣背后要有巨額的補貼。云閃付要涉及到POS終端的布點,需要對各類商家進行補貼才能實現,像現在的屈臣氏、家樂福等全國性連鎖超市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銀聯能拿出多少補貼商家和消費者,也是決定市場占有率的關鍵。當然燒錢過后,用戶的習慣是否真的能養成還很難說。”易觀國際分析師馬韜表示。
POS機改造需要大成本
記者從中國銀聯內部人士了解到,云閃付是銀聯移動支付的新品牌,也是未來在移動支付市場上主打的品牌,不僅包括銀行的HCE產品,也包括與國內外手機廠商、通信運營商等合作方聯合開發的各類移動支付產品,而最新發布的Apple Pay和Samsung Pay也屬于云閃付的范疇。
事實上,銀聯在2012年就已經推出NFC產品,但NFC支付對硬件設備要求嚴格,產業鏈很長,需要具有NFC功能的手機、POS機以及商戶,一直未曾普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早已有自己的閉環,乘著銀聯改造設備的功夫,培養了超過1億的活躍用戶,目前,僅支付寶就有3.5億注冊用戶,兩者合計拿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九成。
根據銀聯方面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支持NFC的終端超過600萬臺,截至9月底,全國POS機共有1989萬臺,也就是說支持NFC的比例約為三分之一。記者了解到,全面推行“云閃付”,要對這些POS機進行改造,一家第三方支付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改造一臺POS機需要的成本為300~500元,要全部改造完畢,至少需要40億,是一筆不小的投資。“全面鋪開改造POS的工程,除了資金之外,最大的挑戰就是難以形成一個緊密連接、廣泛覆蓋的產業生態,因為刷手機的主要場景在線下,銀聯能否拿下更多的線下商戶?”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云閃付在線下終端數目上占有絕對優勢,而且銀行卡的芯片化是國家政策,線下POS全部支持閃付的時代已經不遠。
Apple Pay走得不容易
Apple Pay面世來,此前只有美國用戶可以使用,就現在的勢頭看,Apple Pay有意布局國際市場,除了明年登陸中國,今年7月,Apple Pay登陸英國,也是首次進入美國以外的市場。
今年1月,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表示Apple Pay的用戶接受度很高,“在美國主要銀行卡網絡的非接觸式支付交易中,Apple Pay的支付比例超過六成。”庫克這樣說道,不過隨后就有分析人士稱,相比于全部零售支付交易而言,很可能只是九牛一毛,而交易量依然上不去的唯一原因,還是用戶量太少。
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雪佛龍是蘋果Apple Pay的早期合作伙伴之一,“剛開始合作的時候,在雪佛龍旗下的加油站,用戶可以用Apple Pay在便利店買東西,但不能支付油費,而便利店的東西都是小額的,車主偏向使用現金。現在雖然可以支付油費了,但讓車主感到頭疼的是還要下車去便利店支付油費,因此不少車主不愿使用Apple Pay,不過我們正在聯合改善這個問題,比如把刷卡機器直接裝在加油機器上。”雪佛龍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事實上,Apple Pay此前在美國、英國對于商家的落地也并非一帆風順。以美國為例,盡管蘋果宣布其零售業合作方包括梅西百貨和麥當勞,但美國部分大型的零售商還是沒有出現在合作名單中,因為這些大型零售商可能更傾向于形成自身的移動支付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