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北京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在出席活動時透露,北京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以下簡稱社零額)將在歷史上首次突破一萬億。
12月18日,北京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在出席活動時透露,北京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以下簡稱社零額)將在歷史上首次突破一萬億。
這是自2008年首次超過上海后,北京連續7年成為內地最大的城市消費市場。
北京市統計局巡視員陳澤星透露,北京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014年突破9000億元。今年1至11月,北京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334.8億元,同比增長6.9%;12月單月規模預計在700億元-800億元,預計年底將首次突破一萬億。
“我市社零額首次突破一萬億元,標志著我市消費市場規模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是我市商業發展的大事件,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我們將以社零額突破一萬億為新起點,向著新目標,采取新舉措,為首都經濟作出新貢獻。”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10年間,北京市消費市場規模以驚人的速度迅猛發展,社零額實現階梯式增長。自2008年首次超過上海后,北京已連續7年保持全國最大的城市消費市場地位。
“消費規模達到新的量級后,商品批量生產的能力大大提高,議價能力增強,消費者得到的實惠也越來越多。”北京財貿職業學院院長王成榮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消費成為北京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這一點在作為反映一個國家生產的產品用于最終消費的比重,衡量國民經濟中消費比重重要指標的消費率方面反映得更加明顯。截至2015年,北京市消費率已連續9年超過投資率,2014年消費率達到62.5%。“國際上消費率水平普遍在80%左右。由此可見,北京市消費率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消費率又稱最終消費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的最終消費(用于居民個人消費和社會消費的總額)占當年GDP的比率。
在“十二五”期間,消費也成為了拉動北京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對首都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發揮了重要帶動作用。
社零額突破一萬億,與網絡消費的快速增長無法分開。今年1-10月,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1514億元,同比增長43.2%,占全市社零額的比重為18.1%,拉動全市社零額增長5.8個百分點,對社零額的貢獻率為86.9%。網上零售成為拉動首都社零額增長的主要力量。
“網絡消費對社零額的貢獻率很大,從統計數據看,消費每增加100元就有82元由電子商務貢獻。2014年,我市網上零售額高達1456.9億元。”
商品性消費正向服務性消費方面轉變。2015年1-10月,北京服務性消費實現6724.4億元,同比增長10.3%,高于商品性消費增幅3.6個百分點,繼續保持高速較快增長態勢。“服務性消費占比的提升,對于提高北京市服務品質有重要意義。”王成榮表示。
近年來,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出臺《關于推進本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方案》和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支持政策,投資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公共信息平臺。
自2015年4月我市啟動跨境電子商務工作以來,截至12月8日已有66家企業在公共信息平臺上進行了備案,17家企業與公共信息平臺實現了聯網對接,我市個人境外直購進口8.6萬單,進口額2300萬元,涉及169個國家和地區。
北京消費市場經過了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自1978年以來年均增長15.7%;但近年來我市消費市場增速放緩,進入中高速發展階段。消費市場規模將由高速增長逐步轉入中高速穩健增長的新常態。
據介紹,“十三五”時期,北京將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緊緊抓住服務業擴大開放的契機,進一步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品質,處理好人口調控、產業疏解和促進消費增長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消費在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鞏固投資消費協調拉動型經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