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期間,圣誕樹、彩燈所營造出的節日氛圍并沒有點亮日本、韓國的國內消費,但這卻不妨礙其成為促銷打折、吸引外國游客的噱頭。
圣誕期間,圣誕樹、彩燈所營造出的節日氛圍并沒有點亮日本、韓國的國內消費,但這卻不妨礙其成為促銷打折、吸引外國游客的噱頭。
日本:為游客過圣誕
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劉云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圣誕季對于日本百姓來說并不重要,因為從元旦開始的超低折扣才是日本的“雙十一”。圣誕節距離元旦時間太近,因此對日本人沒有太大吸引力。
不過,這并不妨礙日本商家借用圣誕季來吸引外國游客。日本一早就進入了“圣誕節模式”,在東京等大都市處處可見圣誕樹和圣誕節燈飾,而營造圣誕節氣氛的主力則是日本商家。據媒體報道,一些行動較快的商業設施從10月底就開始豎起圣誕樹。進入12月份,圣誕節的氣氛越來越濃,商場、餐廳紛紛推出圣誕主題的陳設,希望通過節日氣氛吸引游客消費。
在赴日旅游方面,劉云指出,受到季節因素影響,赴日游客人數在9月達到了高峰,近兩個月略有下降,但“十一”黃金周等假期期間還是形成了小高峰。整體來看,今年赴日游客人數或將突破1950萬人,達到歷史最高點。
事實上,僅2015年前11個月,日本游客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800萬,同比增長50%。日本媒體預計今年游客人數可以輕易超過2000萬的目標。日本政府已訂下目標,在2030年游客數量達到3000萬。
相比外國游客的火熱,日本國內消費明顯遇冷。
劉云指出,日本國內消費仍顯疲軟,這種低迷緣于日本政府將消費稅提高到8%的決定,而按計劃,2017年4月日本政府還會將消費稅由8%提高到10%。
而就日本經濟而言,雖然日本官方公布的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1%,但實際上只是“粉飾太平”。劉云指出,日本經濟數據之所以變得好看,是因為日本政府修正了數據,將企業社會投資提升10%,令第三季度GDP一下子由此前預計的萎縮0.8%轉正,規避了連續兩季為負的現象。當然,這只是日本政府在數字上玩兒的花樣,究竟如何還是“如人飲水”了。從出口來看,11月日本出口數據同比下降3.3%,對外出口仍動力疲軟。
韓國:大力刺激“赴韓購”
與日本相比,韓國經濟增長也沒有太多優勢,尤其是突發的中東呼吸綜合征更給韓國經濟帶來沉重一擊。
不過,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天國指出,MERS疫情結束后,旅游方面外國游客已重新出現快速增長態勢。2015年11月,來自越南、中國和美國等國家的游客人數增長速度較快,中國游客人數增長速度僅次于越南,但今年赴韓旅游的總人數上,中國游客數量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
雖然圣誕季在韓國并沒有引起太大波瀾,但卻成為吸引赴韓游客的一個賣點。其間,除了延續此前的優惠活動外,韓國各商家紛紛針對外國游客推出圣誕季的優惠折扣資訊,攻略不斷翻新。
此外,為了吸引外國游客,除了在簽證方面出臺新政下足功夫,韓國政府還計劃從2016年1月1日起面向外國游客實施即時免稅制度。消費者購物單筆低于20萬韓元(約合1100元人民幣)、消費總額不超過100萬韓元(約合5401元人民幣),均可在現場獲得退稅。
在經濟層面,李天國指出,2015年下半年以來,韓國無論是在經濟增長速度方面,還是在消費、投資和進出口方面,與上半年相比均出現好轉,好轉的原因主要是國際原材料價格持續下降。此外,企業的研發投入不斷增加,樸槿惠政府也推出不少政策來鼓勵中小企業的創業。“不過應該看到,雖然下半年韓國國內消費和企業生產、出口情況與上半年相比有所上升,但整體上仍然沒有恢復快速增長勢頭。”李天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