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概念備受關注 9股或成資金新寵】A股上市公司中,愛施德、暴風科技、歌爾聲學、聯絡互動、歐菲光、漢麻產業、奮達科技、水晶光電、順網科技等9只個股值得關注。
點擊查看>>>虛擬現實概念行情一覽
CES展會召開在即 虛擬現實將成重頭戲
一年一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將于2016年1月6日-9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召開,預計本屆展會熱點將集中于無人駕駛、虛擬現實、無人機應用和人工智能等領域。一直以來CES上展示的新興技術都成為資本市場追逐的目標,本屆展會也有望推動相關熱點概念站上風口。
熱門概念齊亮相
隨著汽車與科技行業進一步融合的趨勢愈演愈烈,CES越來越成為頂級車企展示最新技術的舞臺。去年CES展會首次專門開辟汽車科技展廳,今年汽車展臺的面積已經占到展會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今年的CES有望被自動駕駛或無人駕駛汽車技術主導。據悉,今年將有464個汽車相關廠商參展,創歷史之最,包括奧迪、通用、福特在內的傳統汽車廠商和Faraday Future等創新公司都有望發布全新的自動駕駛車型。
福特已表示將在CES期間展示“互聯、移動、自動汽車和客戶體驗數據及分析”,另據美國汽車媒體報道,谷歌可能考慮與福特聯合開發自動駕駛汽車,如果磋商成功,最快將于CES期間對外公布。支持自動駕駛技術的奧迪A8也可能在展會亮相,此外奔馳也可能帶來自動駕駛汽車E200和E300,這兩款車按計劃有望在兩年內上市。
據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最新行業調查,隨著自動駕駛技術成為現實,消費者對此抱有很高期待。麥肯錫預測,無人駕駛汽車到2025年可以產生2000億至1.9萬億美元的產值。
虛擬現實(VR)設備也將成為熱點。銀河證券報告稱,CES歷來是各大電子廠商“秀肌肉”的競技場,預計今年展會的關鍵詞將為“機器人與人工智能、超高清電視、智能汽車、VR”,其中VR將扮演重要角色。
本屆CES上將有超過40家展商帶來VR系統和相關內容以及硬件設備,較去年增加近80%。行業人士稱,盡管預計本屆CES上不會有重磅的VR/AR(增強現實)新品發布,但主流設備制造商可能展示更多VR在教育、醫療、游戲等領域的實際應用。事實上自2014年臉譜斥資23億美元收購VR頭盔開發企業Oculus后,國內外IT巨頭不斷加碼在該領域的投入。據DigiCapital預測,2020年,全球VR/AR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億美元,僅頭戴式VR硬件市場就將達到2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00%。
此外在商用和消費用無人機的迅速普及和增長帶動下,今年參加CES的無人機制造商、服務商數量創歷史新高,將有27個參展商展示最新的無人機技術,其中包括中國無人機龍頭企業大疆等。本屆CES專為無人機開辟的展示空間達到2300多平方米,較去年擴大兩倍。消費科技協會主席嘉里·夏皮羅表示,無人機已經是科技板塊增長最快的一個分支,“這是一個切實的改變生活的技術,能夠改變我們做事的方式”。
據消費科技協會研究預計,今年假日購物季期間無人機銷量達到40萬架,僅美國市場收入就達到1.05億美元,同比增長52%。該協會預計未來20年美國的日均無人飛行器飛行次數將達到100萬次。
CES成投資“風向標”
過去幾年,CES展會上的新興和熱點科技無一例外的成為資本市場追逐的目標,比如2014年的3D打印機、柔性屏、無人機,2015年的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等。
隨著2016年CES開幕在即,市場對新的熱門概念關注度上升。中信證券研究報告認為,無人駕駛、VR將成為關注焦點,隨著科技龍頭公司逐漸推出成熟的消費級產品,產業爆發將會在1-2年內到來,預計市場在未來1-2個季度將給予無人駕駛、VR兩個板塊顯著的估值溢價。
興業證券認為,2016年對于VR產業來說將是非常熱鬧的一年。除了市場熟知的Oculus Rift、索尼PS VR、HTC Vive等產品,還會有谷歌、三星、微軟、Razer等眾多公司的新品上市。國內科技公司也不甘落后,騰訊已經與聯想合作推出了mini station平臺,聯絡互動與美國Avegant合作推出Glyph眼鏡,相信還會有更多的公司參與這一熱潮。雖然2016年VR產品的出貨量并不會很大,但卻是產業界的分水嶺,VR會成為2016年投資主題之一。
還有分析師指出,無人駕駛汽車將是汽車尖端科技的綜合體,車載系統將成為本屆CES的一大看點,提供車聯網IT 服務和車載信息終端的企業值得關注。(來源:中國證券網)
【個股解析】
虛擬現實9只概念股價值解析
愛施德:1號機平臺縮短供需鏈條,創造消費金融新場景
類別:公司 研究機構: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徐荃子,武超則 日期:2015-11-12
事件
愛施德1號機平臺2015年6月正式上線。截至10月底,1號機累計注冊客戶達到40000家,公司預計2015年12月底累計注冊零售商達到80000家,12月當月交易零售商超40000家,12月當月交易金額超3個億。
簡評
1號機平臺不只是手機銷售平臺愛施德1號機平臺面對B端客戶,將主攻T3-T6市場,初步計劃以銷售手機、智能硬件、通信產品、應用內容、金融產品為定位,逐步轉型為社區智能生活服務零售店,利用互聯網+的概念,實現更扁平、更垂直、更高效的門店覆蓋,抓住T3-T6最后一公里,做成F2C/O2O、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城鄉社區綜合性服務平臺。
總的來說,1號機平臺有三個角色,對接兩端。三個角色分別為愛施德1號機平臺、各省市區域服務商和零售商。對接手機品牌商和廣大消費者兩端;零售商負責線下消費者的現場體驗、客戶服務,區域服務商負責線下零售商客戶拓展、業務推廣、物流售后、客戶服務等;1號機平臺負責整合資源、系統支撐,匯總訂單、整合物流,甚至提供金融服務。
實現F2R對接,縮短供應鏈條 1號機平臺通過整合基層分散零售商的訂單需求,將訂單數量、消費者偏好等數據提供給手機廠商,手機廠商按需生產、按單發貨,實現了從消費者到廠商的反向類定制化生產。品牌商直達消費者,有效縮短了供應鏈條,也有利于解決目前手機分銷企業、中間環節庫存壓力過大的問題,并且可以有效減少預付款帶來的資金成本。F2R模式的成功運行將有效減輕公司的運營壓力,利于提高手機分銷業務的利潤率提升。
1號機平臺資金池,創造消費金融新場景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4 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達到15.4 萬億,同比增長18.4%,預測2016-2019 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依然將維持20%左右的復合增長率,而消費信貸中一般性消費信貸增速更快,比如電商。場景是消費金融的基礎,消費場景的線上轉移使線上的消費金融平臺更具備滲透力。電商消費金融平臺以電商自身的消費場景為基礎,完善電商生態。
具體到1號機平臺,信貸業務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類P2P 平臺,信貸主體是B端零售商或者區域代理商,這種信貸主體即可以提供閑置資金而作為“借”的一方,也可以在1號機平臺上申請貸款做為“貸”的一方。此時1號機平臺發揮了其“資金池”的作用,這是1號機的第一種金融服務。資產定價和風控能力是消費金融產品的核心,能否識別具有償債能力的消費者,保證良好的消費金融資產質量成為關鍵。1號機消費信貸的對象全部是長期合作的線下零售商,平臺基于自身生態提取真實數據完成征信,大大降低了違約風險。
而第二種是C端消費者,在電商消費信貸鏈條中信貸消費者向電商消費金融平臺提出借款申請,通過審核后獲得借款,獲得的借款只能通過電商線上平臺購買商品或服務。消費貸的引入,利于愛施德在T3-T6城市開拓iPhone等中高端手機機型的銷售范圍。消費者在1號機平臺的消費貸不僅可以擴大用戶范圍、提升交易額,還可以增加用戶粘性,監測跟蹤用戶在分期之后的還款行為,評定用戶可支付能力、誠信等,建立征信數據庫。
此外,今年6月愛施德通過全資子公司愛施德(香港)認購中國信貸3億港幣的可轉換債券,中國信貸與愛施德深度綁定,為公司將來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業務打下基礎,我們認為公司在手機分銷主業之外,供應鏈金融業務更值得期待。
盈利預測我們預計公司2016-2017年EPS分別為0.3和0.6元,給予“買入”評級。
暴風科技:三季度業績趨于改善,基于“牛人”的“DT大娛樂”生態版圖初步搭建完成
類別:公司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文浩,許彬日期:2015-10-30
暴風“DT大娛樂”生態版圖初步搭建完成。從上市前單一的在線視頻服務業務模式逐步轉變為包括互聯網視頻、虛擬現實、互聯網電視、在線互動直播和O2O在內的多元化業務。預計暴風TV在第四季度推出,有望給暴風的的收入增長帶來顯著貢獻;秀場業務預計四季度完成公測并正式上線,將對暴風利潤增長帶來幫助。
第三季度業績有較大改善,用戶付費業務是亮點。公司第三季度收入為1.32億元,同比增長32.4%,環比增長6.6%,較前兩季度增速明顯加快(24.2%、27.6%);其中VIP用戶增值業務收入735萬元,同比增長2027%,公司前三季度研發投入9,055萬元,較去年同期2,265.8萬同比增長299.6%,占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的25.95%,反映了公司投資于未來的魄力和決心。第三季度歸屬母公司利潤為1,717.2萬元,同比增長107.5%,環比增加73.3%。
圍繞“牛人”的組織生態搭建完成,有望激發創新發展。公司繼續在VR領域推陳出新,推出魔鏡3Plus、便攜式“小魔鏡”、暴風魔眼以及VR全景社區。結合線下人流聚集場景,推出O2O娛樂服務入口“暴風加油站”,已成功覆蓋包括京東方、大唐人家、辣府、南京客運集團等眾多知名商家和機構;省級客運、一線城市大型連鎖餐飲集團、醫院以及迪士尼中國、世博園等行業合作伙伴也在積極洽談當中。
投資建議:公司基于“牛人”的“DT大娛樂”生態布局初步完成,收入、費用率和利潤等多項指標均有改善。考慮公司四季度暴風TV和秀場業務的推出,維持買入-A評級。
風險提示:新業務發展不達預期,現有廣告業務增速放緩。
歌爾聲學:新業務多點布局,仍處于培育期
類別:公司 研究機構: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劉舜逢 日期:2015-09-08
事項:
近日,我們調研了歌爾聲學,深入的了解了公司的業務經營情況。
平安觀點:
2015年公司凈利潤表增速現低迷:公司15年上半年收入為54.16億元(+15.91% YoY),歸母凈利潤為5.18億元(-14.68%YoY),符合市場預期,主要原因是:1)受消費電子行業增速放緩拖累,公司電聲產品毛利率略有下滑;2)毛利較低的電子配件產品收入貢獻占比提升,拉低公司整體毛利表現;3)公司布局新品加大研發費用投入,1H15公司研發費用達占比總收入7%,研發費用同比增長30.82%;4)公司為實現“大產品”戰略的轉型在去年發行了25億的可轉債,導致財務費用增長了120.37%。
多點布局新業務,但培育仍需時間:公司2014年末發行25億元可轉債,主要投資于可穿戴設備、智能傳感器、汽車音響等項目,但我們認為新業務仍處于培育階段,短期內業績貢獻有限:1)公司延續MEMS聲學傳感技術,并逐步開發MEMS壓力及慣性傳感器,采取與國外芯片廠商合作的方式,將更多應用于可穿戴設備中;2)公司虛擬顯示業務布局具備原有客戶和電子配件業務技術積累等優勢,而且公司注重硬件性能及用戶體驗提升。公司HMD產品具備明顯全球一流的余暉、眩暈、人眼舒適度等技術指標,同時是Oculus和索尼的獨家供應商,我們認為HMD市場未來發展潛力可期。
預計15Q3公司業績繼續承壓:2015年下半年消費電子領域(尤其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市場增速繼續放緩,將導致公司整體收入增速繼續下滑。另外,由于公司處于戰略轉型時期,新業務研發、市場推廣投入加大,導致費用率上升,進而影響公司凈利率表現。公司預計2015年1-9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在7.5~9.6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為-30%至-10%。
投資建議:公司短期業績受消費電子行業低迷影響,而新業務布局短期內較難貢獻業績,我們預計公司2015/2016年收入為158.92億元和195.20億元,攤薄每股收益為1.17和1.47元,對應的PE為20.18和16.06倍。我們首次覆蓋歌爾聲學,給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 消費電子需求增速放緩,公司新產品市場推進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