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股“黑周一”外匯新規惹禍?】在種種利好推動下,從12月9日開始,上證B股指數接連13天上漲。然而,這一切,在黑色星期一戛然而止。
外匯局回應,個人外匯業務監測系統上線與資本市場波動無關
2015年的最后一個星期一,居然是黑色星期一,尤其是對連漲了13天的B股來說。“眼看要解套了,B股又大跌了,B股到底怎么了?”李先生看到周一B股走勢后,如此感嘆到。
周一上證B股沖高回落,在創下453.3點的階段新高后,開始一路下行,最后報收407.77點,下跌7.9%,全天指數振幅10.33%。深證B股也不甘示弱,跟隨上證B股一起走低,當天報收1280.12點,下跌4.87%。
B股突現暴跌
對于當天B股的大跌,市場議論紛紛。有消息稱,外匯局之前發了一些關于外匯管理的一些新規,將在2016年1月1日開始實行,這或許是誘發B股大幅波動的原因之一。而這個所謂的新規,或許指的是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關于開展個人外匯業務監測系統試運行有關工作的通知》,根據《通知》,擬于2016年1月1日停止使用個人結售匯管理信息系統,正式上線個人外匯業務監測系統。
B股實行的是T+3的交易機制,3天后賣出資金才到賬,因此資金卡著時間集中拋售,要在最后一天換成美元現金。
對于這一說法,中投證券資深投資顧問蔣競松并不認同:“如果是B股結算規則改變,也不至于B股暴跌。”而是否是注冊制推出的影響,蔣競松道:“如果是注冊制推出產生的影響,那么應該早盤一開盤就暴跌,而不是在高開后再暴跌。”
國家外匯局官方微博28日晚間表示,外匯局將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上線運行個人外匯業務監測系統,該系統的上線不涉及個人用匯政策調整,不影響個人用匯,與國內資本市場波動無關。
當天上證B股成交額達到34.5億元,從資金來看,蔣競松認為至少能確定有資金出逃。因為B股的反應一般比A股快。
申萬宏源證券資深投資顧問錢紅兵則認為,這次B股的暴跌或許是前期累積了較大的漲幅,所以市場自發進行了調整。“從消息來看,沒有什么確切的消息。B股前期漲得太多,稍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容易引起市場變化。這應該是市場自身的調整。”錢紅兵說。
近期漲逾兩成
B股近期走勢確實遠強于A股,滬B股表現更佳。從11月30日的358.55點開始,上證B股一路上揚,在12月28日創下了階段新高453.3點,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漲幅達到了26.42%。
滬B股中,有不少B股價格已超過股災前水平,創出了歷史新高,至少有1/3的B股股份回到了5月底前的水平。比如三毛B,從9月份的低點0.76美元漲到了近日的高點1.95美元,股價漲了近3倍。
一直以來,B股因再融資功能缺失、交投清淡及估值偏低三大特點而屢遭詬病,尤其是再融資功能的大面積缺失令B股公司上市地位形同虛設。事實上,B股相當一部分公司存在再融資需求;從現實角度考量,B股改革勢在必行,而轉板率先打開了融資通道,B股轉板成功的示范效應,讓更多的人開始認同和關注B股。
此外美元上漲,更是讓B股的投資價值凸顯。今年8月份人民幣曾經以匯率中間價計算方法調整的形式,有過較為明顯的主動貶值;進入12月份以來,又出現了新的一波貶值,這也就使今年投資者不得不考慮金融資產的多元化問題。B股公司價格便宜,市盈率低,不少公司的股息率不低,而且價格有上漲空間,這就讓一些有意持有美元現匯的投資者找到了很好的投資機會。
在種種利好推動下,從12月9日開始,上證B股指數接連13天上漲。然而,這一切,在黑色星期一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