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幾天,2015年就要跟我們說再見了。
還有幾天,2015年就要跟我們說再見了。
往年這個時候,正是銀行年終攬儲大戰打得最激烈的時刻,高收益產品層出不窮,理財短信滿天飛。然而今年情形卻大不相同,投資者沒有盼來跨年理財盛宴,等到的只是一批跟國債收益率差不多的短期產品。在央行降息降準、股市大幅調整、余額寶屢創新低的年景,到底該投資些什么才對得起自己辛苦一年賺來的年終獎呢?
“一直都在關注銀行理財產品 ,可收益率一期比一期低。”最近兩周,王先生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陸續到期??粗~面上一筆一筆的利息金額,他感到很欣慰;但是瀏覽在售銀行理財產品信息時,他卻不禁皺起眉頭。
王先生說:“去年的收益確實不錯。我年底買了一款平安銀行金橙養老管理保障和一款渤海銀行的渤盛理財,兩款的期限都是一年,收益率都是6%。還買了點兒華夏、建行和北京銀行三個月期和半年期理財,收益率也都在5%以上。今年一盤點,總體感覺比較滿意,惟一遺憾的就是金橙養老管理那款只買了兩萬,買少了,要是早知道轉過年來再也找不到上6的產品,當時應該多買一些。”
今年銀監會取消了對商業銀行的貸存比考核,結果每逢季末、年末銀行理財產品不再沖高,加之央行接連六次降息,經濟下滑跡象明顯,一下子打亂了王先生的投資計劃?!?月底的時候一批北京銀行理財到期,那時新一批理財只有4.6%、4.7%,我嫌低沒買。等到五一發現還是沒有起色,只好續了一批三四個月的產品,希望等到金九銀十再買長期的。誰知道利息一降再降,越等越低。而且我發現,還沒等到月末,高收益產品就出光了。一問理財經理才知道,原來現在主打節日款,什么雙11、雙12、黑色星期五,銀行理財也踩著電商的點兒賣。本來去年我安排得挺好,現在全亂了?!?/p>
眼看進入12月中下旬,王先生知道再不買真要追悔莫及了。但是望著工農中建一片3字開頭的產品,王先生實在提不起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