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持禁令即將解除 會否沖擊持股信心?】為維穩市場,證監會于2015年7月8日出臺規定限制重要股東減持,實施期間取得明顯成效。不過,禁令將于2016年1月8日到期,“壓抑”半年的股東會否重啟“減持潮”,對市場又會產生什么影響?
證監會于今年7月8日為維穩股市出臺禁令限制重要股東減持,該政策出臺后,有減持沖動的公司都不敢頂風做浪。而該禁令將于2016年1月8日到期,壓抑半年后“重獲自由”的股東,屆時是否會掀起一輪“減持潮”呢?對市場影響幾何呢?
有分析人士認為,解除禁令會給市場帶來一定的拋售壓力,但更多的是投資者心理產生恐慌,實際則不用過分擔心。大股東減持并不一定就會帶來股價下跌,多數股東通過大宗交易市場減持,二級市場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多家公司推出減持計劃
救市期間,證監會為維穩股市,對重要股東減持行為作出限制,從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的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減持禁令將于下個月正式解除。近期多家公司公告,大股東欲在明年1月開始實施減持計劃。
此前,印記傳媒于11月24日公告稱,接到公司股東張彬的通知,擬于未來6個月內減持公司股票。張彬持有公司8009.5萬股,占總股本7.24%。
無獨有偶,國禎環保于12月15日發布公告,公司接到股東的減持意向,股東日本丸紅株事會社與丸紅(北京)商業有限貿易合計持有公司股份21.37%,而上述股份將于12月17日解除限售,將在減持禁令解除后至2016年6月21日進行減持。
隨后,易聯眾發布公告稱,持股5%以上股東古培堅為了個人投資新項目和理財需求,擬在2016年1月11日至2016年7月10日,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9.77%。
也不乏有救市前準備減持,而在救市期間“響應號召”的股東。如羅頓發展一文公告中,股東海口金海岸羅頓國際旅業發展有限公司在2015年6月17日就提交了減持計劃,計劃減持所持有股份9.81% ,并于6月25至6月29日減持了4.95%,減持后持有公司占總股本4.86%。而在證監會發布了“減持禁令”后,該股東為響應號召決定剩余股票減持時間推遲到2016年1月8日以后。
近期公布股東實施減持計劃的還有牧原股份、羅頓發展、金貴銀業等。不過與國禎環保、印記傳媒、易聯眾不同的是,這幾家上市公司計劃減持的股東持股均未超過5%。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明年1月份減持禁令的解除,半年時間的壓抑使得上市公司股東兌現需求增加,一旦放開,預計可能會出現集中的拋售潮。
減持壓力或集中在明年1月
除了減持禁令將于1月到期,限售股禁售期解除造成的實際解禁壓力也集中在2016年1月份,因減持禁令使得禁令期間解禁的股數實際壓力被移至到2016年。通常限售股密集解禁期被認為是市場拋壓的增大的風險期。
大小非減持的一大約束力量在于股份鎖定期,那些定增解禁、新股發行解禁的,在減持禁令期間受政策約束尚未能減持套現離場,其去意已決,只欠東風了。據統計,7月8日至12月31日,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共有524家,解禁股數合計841.2億股,解禁市值合計11900.15億元。
據《第一財經日報》統計發現,而歷史上的減持高峰共出現了三次,且減持并未改變市場上揚趨勢。分別為2007年4月至2008年1月、2009年5月至12月、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第一次高峰滬指從3300點沖上5300點;第二次高峰滬指從2600點漲至3200點;第三次高峰,滬指從2600點沖上5000點。
西南證券分析師張剛在近期研報中指出,2015年單月限售股解禁市值在年內最高的三個月份分別為6月份的7674.71億元、3月份的4508.52億元、12月份的3446.94億元。而較為湊巧的是,滬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均于6月創出新高。由此看來,解禁市值高的月份大盤會形成重要頂部,而2016年單月限售股解禁市值在年內最高的三個月份分別為1月份、6月份、11月份,可見2016年市場在1月、6月、11月會形成重要頂部。
影響幾何?
下月減持禁令將解除,屆時或將掀起一輪“減持潮”,通常限售股密集解禁被視為是利空,那么屆時對市場的整體運行是否有一定的影響呢?投資者又該如何布局?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當市場掀起“減持潮”短期內會有一定的拋售壓力,但是早有預期,對市場影響并不大。
一位深圳私募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禁令解除后,投資者的心理影響大于實際影響,這個因素是人所共知的,確定性的東西不會成為實際利空,但是由于屆時到底多大分量的減持,大家并不清楚,所以才會有心理壓力。
投資者或許不會忘記,今年上半年迎來了大牛市,而5月份已然是牛市尾魚行情,當時市場迎來巨量的股東減持,滬指當月的走勢卻依舊強勁,股指從5月初至6月12日一路高歌猛進下創5178.19點新高,印證了減持不改市場的整體運行趨勢。
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嘉禾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限售股解禁本身對市場會有一定壓力,若是市場趨勢好的話,限售壓力也會減輕。主要看公司的資歷,公司資歷好,股東可能會不減反增。公司資歷的好壞,帶來的限售壓力也會不同。投資者不光要看市場,更需要留意公司的資歷。可以布局一些估值被低估、基本面好、行業格局已形成等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