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北京市統計局最新數據,1-11月,北京實現市場消費總額1.7萬億元,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以下簡稱“社零額”)今年也將突破1萬億元。同樣是消費領域的統計數據,兩者數字大相徑庭。根據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社零額主要指商品性消費,“市場消費”統計范疇則包含了商品性消費和服務性消費。
兩大消費統計數字的差異,反映了北京消費的新趨勢。根據北京市統計局最新數據,1-11月,北京實現市場消費總額1.7萬億元,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以下簡稱“社零額”)今年也將突破1萬億元。同樣是消費領域的統計數據,兩者數字大相徑庭。根據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社零額主要指商品性消費,“市場消費”統計范疇則包含了商品性消費和服務性消費。
目前,北京消費市場正經歷商品性消費占比下降、服務性消費占比向上趨勢,這也符合發達城市的消費結構。消費領域統計數據目前主要以社零額數字為主,但商品性消費無法涵蓋北京消費領域正在發生的變化及軌跡。有專家建議,服務性消費比重逐年增加,從商業貢獻角度看,也是最終消費的一部分,這有助于政府在管理和統計口徑做出創新。如果最終將服務性消費也納入社零額統計范疇,不僅能客觀反映消費變化,對企業來說也更有指導意義。
消費結構變化
按照國際慣例,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后,服務性消費占比出現向上拐點,商品性消費占比趨勢性下降,這與北京消費市場正在經歷的變化軌跡相同。2014年,本市服務性消費額為7405.2億元,與商品性消費基本相當。今年1-11月,社零額9334.8億元,同比增長6.9%;服務性消費7460.6億元,同比增長10.2%。高于商品性消費增幅3.3個百分點,繼續保持高速較快增長態勢。
社零額是指企業(單位、個體戶)通過交易直接售給個人、社會集團用于非生產、非經營用的實物商品金額,以及提供餐飲服務所取得的收入金額。 它的統計范圍為,北京市地域內有消費品零售業務活動以及提供餐飲服務活動的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從統計領域來看,社零額可以分為以下幾類,按照商品用途分為吃類、穿類、用類、燒類商品,按行業分為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按地區分為城鎮和鄉村,按消費形態分為餐飲收入和商品零售。
今年前11月,全市實現市場消費總額1.7萬億元,同比增長8.3%,1.7萬億元的市場消費總額包括了社零額和服務性消費。“市場消費”多用于垂直專業領域概念,比如旅游、奢侈品、茶業等;從其他城市的統計報告中可以看出,市場消費的主要指標仍然是社零額,這說明服務性消費還未在全國形成規模之勢。作為全國首個突破萬億元社零額的城市,北京在消費結構上已經領先于其他城市,商品性消費和服務性消費的分別統計已經相當成熟。
服務消費崛起
按照國務院發布的《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新消費指導意見》),服務消費是六大新消費之一,而且是消費升級的重點領域和方向。對于服務消費的范疇和發展空間,《新消費指導意見》明確表示,教育、健康、養老、文化、旅游等既滿足人民生活質量改善需求,又有利于人力資本積累和社會創造力增強的服務消費迅速增長。職業技能培訓、文化藝術培訓等教育培訓消費、健康管理、體育健身、高端醫療健康消費發展空間廣闊。
雖然從國家政策和增長數字兩方面看,服務消費都一枝獨秀,但不可回避的是,增長空間大也意味著現在的發展不足,從近幾年北京市居民收支數據看,六成以上城鎮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下。低收入群體消費意愿較強、發展潛力較大,但消費能力較低,不利于服務性消費市場的良性發展。
此外,目前北京部分服務消費領域存在供給不足、供需失衡、供給質量不高等問題,抑制了消費需求的釋放,也是當前服務性消費的困境之一。以醫療服務領域舉例,北京市公立醫療機構占據85%以上的衛生資源和90%的市場份額,民營醫療機構比重不足一成,且以婦嬰、整形美容、體檢、口腔等專科醫院或門診部為主,這些醫療機構規模小,規范化管理和監督治理不到位,社會信譽度不高,難以適應高端醫療服務快速增長的需要。
統計創新在即
從增速上看,服務性消費已經連年超過商品性消費;從份額上看,服務性消費正在追平商品性消費。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風向標,社零額只包括商品性消費,已經難以全面涵蓋經濟領域正在發生的變化。尤其是在O2O興起后,業態融合加劇,但從統計范疇來看,在北京消費結構變化中承擔重任的服務消費,依然不在主流的社零額范圍內。消費方式的變化和消費力量的轉移,為政府的監管和服務提出新課題和新技術需求,倒逼政府機構管理模式、服務方式改革和創新。
北商研究院特邀專家、北京財貿職業學院院長王成榮表示,市統計局提到的“市場消費”與社零額存在一些不同,其實與“最終消費支出”概念接近,隨著服務性消費支出增加,商品消費占整個消費的比重會減少,這種差別會越來越大,“社零額只是最終消費的一部分,從商業貢獻的角度講,商品性消費直接拉動生產,服務性消費促進價值增值”。
2015年北京成為全國首個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城市后,出臺了提高生活服務業品質行動計劃。“努力提高生活性服務業的品質,這是今后一個時期北京內貿流通領域發展的主線。”北京市商務委主任閆立剛日前在第九屆北京商業高峰論壇上表示。目前北京服務消費占比只有44%,相比發達國家還有差距。美國在2006年服務消費已經占到60%。同時作為特大消費城市,O2O在北京的發展最為充分,也帶動了一批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比如美發、醫療、廢品回收等等。線上線下、商品和服務,不同的業態正在融合為一體,“互聯網+”下消費領域的界線逐漸模糊,這些需要更與時俱進的管理手段才能真正發揮數據的指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