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兩天,2015年即將過去,而隨著2016年的到來,此前引起熱議的“全面二孩”也將正式實施。你準備好了嗎?
再過兩天,2015年即將過去,而隨著2016年的到來,此前引起熱議的“全面二孩”也將正式實施。你準備好了嗎?
“全面二孩”元旦落地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27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這也意味著,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全面兩孩”政策將于明年元旦開始正式落地。
報道表示,修改前的計生法規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獲得延長婚假、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27日下午,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法制司司長張春生表示,這次根據中央五中全會關于“全面兩孩”政策的部署,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已經取消了相關鼓勵晚婚晚育的條款。
這也意味著,晚婚假與晚育假名義上都將取消。
張春生介紹,我們當前的男女初婚年齡已經到了25歲左右,初育年齡到了26歲以上,針對這種新的生育行為的情況,國家也不再專門鼓勵晚婚晚育,因為年齡太大,對于母嬰的安全、保健,對于高齡產婦的身體健康等等方面都不利。“總的來講,新法還是鼓勵大家按照政策生育,在晚婚晚育方面不再做限制,而確定的是自主采取相關的避孕節育措施,自主安排家庭生育計劃。”
報道還表示,修改前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27條規定,“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應該給予必要的幫助”。不過,21日提請審議的修正案草案將第27條完全刪除,上述規定也擬從計生法中“消失”。
對此,不少委員認為,應當保留對獨生子女父母養老的獎勵,對失獨家庭應當考慮加大扶助力度。經法律委員會研究,保留現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27條,并修改為:
“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的,按照規定獲得扶助”。“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按照規定應當享受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獎勵扶助的,繼續享受相關獎勵扶助”。
計生法修改后,被保留下來的還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有些常委會組成人員、代表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后,對原來的獨生子女獎勵和扶助措施應當繼續執行。
“最終版”的計生法修改明確:“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自愿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國家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按照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規定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給予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獎勵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單位落實的,有關單位應當執行。”
這一修改,進一步明確了“老人老辦法”的原則,法律修改前按照規定應當享受相關政策的,法律修改后可繼續享受獎勵扶助。
另據一財網報道,自1979年獨生子女政策正式推行以來,全國目前已有1.5億個獨生子女家庭。實行“全面兩孩”政策,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出生人口規模,也可以緩解中國面臨的高齡少子化和勞動力減少的危機。
但是,由于“全面兩孩”政策的8700多萬目標人群中,超過50%的女性在40歲以上,已經處于育齡期末端,人口學者預測,這項政策的新增出生人口數量也許會低于預期。
將撬動3000億增量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全面二孩”的實施似乎也將對資本市場產生些許影響。
據廣州日報報道,“上周政策提交審議時相關板塊已應聲大漲,所以利好已提前消化了一輪,雖然短期內板塊仍可能應景上漲,但預期早已存在,行情應該不持久,畢竟全面二孩并不算突然而至的驚喜。”一位行業觀察人士如此淡定看待。
對此,西南證券認為,全面放開二孩導致的嬰兒潮將會呈現持續期短、比例小但絕對數量大的特點,并且新增嬰兒將主要來自30~44歲育齡婦女的“補償性生育”。根據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和國際比較,并通過合理假設,估算全面放開二孩會使2016~2018年新增新生兒數量達到566萬,新增新生兒將主要來自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新增新生兒出生前三年的育兒支出將會產生約3000億元的增量市場。
中投證券則分析認為,在未來5~10年內,我國將會形成一個規模適度的嬰兒潮,不但有利于緩解中長期老齡化社會的養老壓力,提升消費拉動經濟的力度,還能培育服務業,有助于經濟轉型升級使得嬰幼兒產業深受提振。預計嬰兒保育、嬰幼兒奶粉、兒童玩具、嬰幼兒醫療護理與學前教育等相關標的將直接受益。
但在業內人士、奶粉企業看來,人口紅利或對奶粉行業刺激有限。“前一輪政策消息放出時,其他二孩相關概念板塊齊刷刷一片紅,而奶粉股只有伊利股份一枝獨秀漲停;再反觀此前‘單獨二孩’政策后的市場反響,銷售依然平淡,奶粉企業大多覺得人口紅利的確存在,但蛋糕增長有限,分羹者眾多,落到自家頭上或感受不明顯。”一位行業觀察人士表示。
為何如此淡定以對?對此,國內某一線品牌奶粉企業有關負責人表示,首先,嬰幼兒配方奶粉雖是“剛需”,但我國母乳喂養率在大力提倡下不斷提高,奶粉企業不允許進醫院推銷,所以全面二孩政策帶來市場增長的同時,寶寶平均奶粉量卻可能在減少;此外,雖然有個別外資進口品牌奶粉在華遭遇了“滑鐵盧”,銷售額和市場占比都在下降,但更多的小眾知名品牌卻先后登陸中國市場,此前海淘、代購等渠道已在年輕媽媽群體中樹立了品牌形象,所以分食者越來越多;此外,今時不同往日,奶粉供應很大程度出現了供過于求,市場價格戰全年無休,在營收、利潤進入下行通道時,此利好政策被認為是一支不太強的“強心針”。
“還有很大一個關鍵點,從國內上市奶粉企業的業務構成來看,嬰幼兒配方奶屬于廝殺慘烈不能放棄的一部分,而高附加值的中高端酸奶產品等才是當下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單品類市場擴容,不見得能帶來整個企業的業績顯著提升。”一位行業觀察人士分析認為。
報道同時表示,基因測序這一市場新貴為何能攤上全面二孩政策紅利?對此,有行業觀察人士表示,二代基因測序產業實際上已經多點開花在生育領域,包括優生優育、無創產前檢查等方面的相關項目都在被廣為普及,市場接受度較高,且無創產前檢測應用成熟穩定,市場規模有望借全面二孩政策實施迅速擴大至200億元。
此外,致力于嬰兒保育設備研發、銷售的企業未來也將備受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雙重青睞,但廣州日報獲悉,部分企業仍采取觀望態度,暫未有生產擴容計劃。“此前市場普遍看好的單獨二孩可能帶來的市場紅利還沒兌現。”有企業如此表示。
中國人口計劃生育政策變遷史一覽
1953年8月政務院批準了衛生部關于《避孕及人工流產法》。
1955年3月中共中央發出了《關于控制人口問題的指示》。
1957年2月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了:“人類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計劃地增長。”當年,馬寅初提出了他對人口問題的主張,發表了“新人口論”。
1962年底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關于認真提倡計劃生育的指示》
1971年,國務院批轉了衛生部、商業部、燃化部《關于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報告》,提出:除人口稀少的少數民族地區和其他地區外,都要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
1973年,國務院成立了計劃生育領導小組。在計劃生育宣傳教育上,提出了“晚、稀、少”的口號。
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把計劃生育提到國策的高度。
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提出:“鼓勵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
1980年,中共中央提出:計劃生育要采取立法的、行政的、經濟的措施,鼓勵只生育一個孩子。
1980年9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新的《婚姻法》,第十二條規定:“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1982年9月1日,黨的十二大報告明確提出,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1982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規定:“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
本世紀初,我國生育政策調整為“雙獨二胎”。計劃生育政策做出了一些調整,符合特殊情況者,由夫妻雙方共同申請,經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審批,可按人口計劃及間隔期規定安排再生育一個子女,這其中就包括獨生子與獨生女結婚的情況。
2013年11月15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標志著“單獨二孩”政策將正式實施。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放開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