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狂推大數據基金 業績多數跑輸基準】互聯網思維與基金投資融合后,便引發了大數據基金在最近一年內的火熱發行。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已有8只大數據基金正在運行,此外9家基金公司合計申報了12只名稱中帶有“大數據”的基金,目前仍在走證監會基金募集申請流程。尷尬的是,截至目前,多數大數據基金跑輸業績比較基準。(金陵晚報)
互聯網思維與基金投資融合后,便引發了大數據基金在最近一年內的火熱發行。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已有8只大數據基金正在運行,此外9家基金公司合計申報了12只名稱中帶有“大數據”的基金,目前仍在走證監會基金募集申請流程。尷尬的是,截至目前,多數大數據基金跑輸業績比較基準。
業績普遍低于基準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大數據基金跟蹤的數據庫可謂百花齊放,既有主動投資型基金,也有被動投資型基金。
然而根據數據,目前已經存在的8只大數據產品,業績沒有出現明顯優勢。5只被動管理的大數據基金,目前僅南方大數據100 和南方大數據300跑贏了同期滬深300指數與中證500 指數。而3只主動管理型的大數據基金分別是天弘云端生活 、東方紅大數據靈活配置和廣發百發大數據策略靈活配置基金,其中天弘云端生活成立滿3個月已過建倉期,其余兩只的凈值暫時還沒有出現明顯的波動。
大數據并不意味賺大錢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大數據基金在為自己募資作宣傳時,一般都會說自己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增加收益,避免風險。但事實上,從大數據基金的持倉來看,很接近中證500指數增強。
相關人士在接受《金證券》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牛市中喜獲超額收益的大數據基金也有隱憂,由于成分股往往緊跟市場熱點,在市場過熱時個股會輕易達到高點,當市場出現系統性調整時,獲利盤釋放的壓力也會第一時間影響相關基金表現。
“所以說,大數據基金確實能在一飛沖天的牛市中乘風破浪,但在應對寬幅調整的市場時,也體現出彈性大的特征,并沒有顯現出回撤小、收益穩定的能力。”該人士表示,如果把“大數據”比作各產業的一部分,那么實現盈利提升的關鍵,在于提高對數據的“處理能力”,通過“處理”實現數據的“增值”。
此外,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琛認為,大數據基金之所以業績沒有想象中理想,從其設計根源上去探究,其有所長,亦有所短。其優勢在于,能夠利用互聯網海量數據的優勢,及時反饋投資所需要的輔助信息。但劣勢也同樣明顯,比如在信息元素較多的情況下,大數據基金投資決策過于頻繁化,持股時間較短,對股票的投機性強于價值性投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