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馬駿撰文:降準應以穩定短期利率為前提】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在央行下屬媒體《金融時報》刊文指出,穩定短期利率是培育政策利率和疏通傳導機制的必要條件;降準等數量工具的使用應該以穩定短期利率為前提。(北京青年報)
昨天,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在央行下屬媒體《金融時報》刊文指出,穩定短期利率是培育政策利率和疏通傳導機制的必要條件;降準等數量工具的使用應該以穩定短期利率為前提。
馬駿指出,因為短期利率波動太大,我國商業銀行仍然主要使用央行的存貸款基準利率為定價基礎,而不愿意使用市場利率為定價基礎。如果這種狀況不改變,就難以形成市場可接受的政策利率和有效的利率傳導機制,貨幣政策框架轉型將面臨瓶頸。
他認為,只有將短期利率穩定下來,提升短期利率與企業融資成本的相關性,才能在市場中建立起“某種短期利率將成為未來政策利率”的預期,引導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采用短期利率作為定價的依據之一,提高政策利率向存貸款利率傳導的效果。
在馬駿看來,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力度和頻率的決策應該以短期利率穩定在合理水平為前提。在資本項目逐步開放的環境下,降準等數量工具的使用還需要考慮對資本流動的影響。如果降準力度過大或過于頻繁,會導致境內短期利率過度下行,因此可能加劇資本外流,使得本來希望看到的通過降準提高貨幣乘數、擴大流動性的效果被對沖。
文章表示,在向新的貨幣政策框架轉型過程中,央行應該逐步強化對市場利率的調控和引導,培育市場對政策利率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另外,還需要在許多非貨幣政策領域推動改革,以幫助疏通利率傳導機制。
受此影響,市場對央行貨幣寬松預期下降,國債現券和期貨價格雙雙下跌,現券價格創兩周最大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