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濱海新區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量價齊升”,去庫存的現象比較明顯。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濱海新區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量價齊升”,去庫存的現象比較明顯。隨著2016年的到來,濱海新區樓市又將會出現怎樣的發展態勢,相對較大的庫存量能否繼續保持強勁的銷售態勢,房價走勢如何?業內人士和專家表示,2016年新區房價總體趨于平穩,但去庫存的壓力仍然較大。
去年成交量同比增四成
據天津(樓盤) 中原投資顧問部統計,2015年全年濱海新區新建商品住宅成交37120套,同比增長42.39%;成交面積401.4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7.61%;成交金額382.7億元,同比增長50.15%;成交均價為9533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72%。
天津中原投資顧問部住宅中心副總監焦仲偉表示,從新區去年的房地產成交來看,成交量的增長幅度明顯,而房價小幅上漲,主要是國家的宏觀政策和濱海新區市場的成交結構決定的。
“2015年央行多次降息政策和”330新政“”930新政“等對房地產的利好導致本市市區及新區房地產成交量大幅增長。同時,新區的改善性需求在不斷釋放,也是房價成交量大幅提升的原因,特別是在去年下半年十分明顯。”焦仲偉表示,去年新區房價小幅上漲,主要原因是一些賣得比較火的樓盤之前價格偏低,如生態城的一些新盤,下半年平均每月成交都能達到百套以上,但是由于之前價格偏低,目前仍以去庫存為主,成交價格每平方米在9000余元左右。所以成交量雖然多,但是對房價的“貢獻”并不大。
今年房價趨于平穩
焦仲偉告訴記者,雖然2015年的去庫存現象比較明顯,但是目前來看庫存的壓力仍十分大。“截至2015年11月30日,濱海新區商品房庫存量達754.68萬平方米,而整個天津市的庫存量為2343萬平方米,新區庫存量占比高達32%,預計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才可以逐步消化這些庫存。”焦仲偉說。
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教授叢屹認為,濱海新區作為國家戰略的機遇疊加區,從總體上看,樓市有很好的需求推動內因,在去庫存方面,濱海新區內部各區域也不太一樣,有一些新興的功能性板塊以及一些新開發的地區,去庫存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目前來看,居住成熟度、交通、商業、醫療、教育配套等基礎設施是否完善,是影響新區房產市場去庫存的主因。此外,不可否認,一些地區重產業,但產城融合的水平還比較低,因此庫存壓力比較大。叢屹認為,2016年新區房價總體趨于平穩,不會有很強的上升空間,也不會出現大的波動。
焦仲偉則表示,目前從新區范圍看,大港、漢沽的庫存相對較多,而一些大港的居民購房逐步向開發區或塘沽延伸,而漢沽居民則偏愛生態城和北塘等地區,所以導致目前大港、漢沽地區房地產市場供大于求的現象十分明顯。由于2015年下半年新區房地產市場“透支”了2016年的部分需求,一些改善性需求提前釋放。因此,2016年跟2015年相比在成交量上會出現一定下滑,但在房價上,仍然趨于穩定,較去年不會出現大的漲跌。新區以“剛需及初級改善為主,高端改善為輔”的成交結構不會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