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杭州主城區掛牌出讓6宗地塊,涉及2宗住宅用地和4宗商業用地。
【記者直擊】
競價很激烈,出現兩次風險提醒
昨天,杭州主城區掛牌出讓6宗地塊,涉及2宗住宅用地和4宗商業用地。離正式競拍還有半小時,保利地產、金地集團、濱江集團、龍湖地產、綠城、碧桂園等多家房企的代表就已入座。這其中,南星單元B-02地的“粉絲”最多,吸引了包括濱江、綠城等超過10家競買單位報名。
下午2點半,南星地塊進入書面競價環節。正如市場此前預計,該地塊吸引了多家房企競價,到第三輪報價時,由濱江集團和平安不動產組成的聯合體,已經將競價升至26.6億元,折合樓面價格2.88萬元/m2,溢價高達29.94%。
“請各位競買人注意投資風險,謹慎報價!”拍賣大廳的大屏幕上,第一次打出這樣的字樣,現場的主持人更是拿著話筒,將此提醒重復了三遍。
不過,對于這樣的提醒,底下的競拍者似乎視而不見,不停地舉牌,記者發現,主要是兩家開發商在較勁,一家是信達,另一家則是朗懷實業(融信),都是勢在必得的樣子,拍賣還在繼續,兩家仍相互咬著價格不放,第36輪,信達報價,大屏幕再次打出提醒字樣,朗懷實業(融信)似乎有點頂不住了,前一分鐘還不停舉牌,后一分鐘黯然離場。最終,信達以33.9億元總價競得,樓面價36680元/m2,溢價率65.60%,據記者了解到,該樓面價已經刷新了杭州宅地的樓面價格。
另一宗宅地雖然沒有南星板塊那么受關注,但是競拍也是非常激烈,最終,來自浙江本土房企天陽房產,擊退綠城、新城控股、龍湖地產等實力房企,以13.05億元競得。樓面價1.97萬元/㎡,溢價率為41.85%。
【業內分析】
宅地樓面價為什么會創出新高
截至目前,杭州最高樓面價(不計配建的保障房面積)當屬南星板塊的金隅·學府項目。2013年6月,北京金隅以25803元/m2的價格拿地,成為轟動一時的地王。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南星地塊總出讓面積為33008㎡,起始樓面價為22149元/m2。而昨天拍出的樓面價36680元/㎡,已經刷新了宅地樓面價的新紀錄。
據在拍地現場的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南星板塊向來有豪宅基因,綠城·藍色錢江、濱江·金色海岸等杭州早期城市豪宅標桿都位于此板塊之內,就在近幾年,融創、金隅等房企也相繼進駐、開發這一豪宅區,“比如濱江房產的錢塘印象,2015年就在該板塊創下了年銷31.25億元的成交額,目前除了幾套大戶型的躍層之外,其他的早已售罄。”
除了房子的銷量好之外,該板塊的樓盤成交價也一直處于高位,記者在采訪中得知,2013年,金隅以25803元/㎡的成交樓面價拿下南星橋“地王”(現為金隅·學府),溢價率43.35%。2014年,融創大家聯合體以25177元/㎡的成交樓面價奪得南星8萬方宅地(現為融創·侯潮府),溢價29.17%。區域內目前在售樓盤的均價都在4萬元/㎡。
除了南星板塊自身所帶來的“貴族”血統外,杭州土地市場的火熱,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該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就在去年12月29日,杭城很多開發商突然放出漲價消息,有不下20個樓盤都公告說要即刻調價,“樓盤賣得好,價格漲得快,土地市場的火熱就不足為奇了。”因為開發商賣完房,自然就要再次去拿地。
●專家觀點
高地價未必形成高房價
土地市場的火熱,讓不少人更加關心后市房價會如何。記者在翻看公開資料后發現,地王頻出,雖然是土地回暖的重要標志,但也有可能是一個危險信號。比如:2013年,杭州土地市場屢創新高,誕生了不少地王,然而,就在2014年,樓市行情卻急轉直下,無論是新房市場還是土地市場都走入了低谷,市場信心一度降至谷底。
那么,樓面地價出現的新高,是否會傳導至杭州樓市價格乃至整個浙江樓市?著名房產評論員丁建剛告訴記者,昨天南星地塊的最終拍賣價格有些不理智,在過去十幾年的市場表現中,土地市場的價格上升曾有多次直接傳導至房價的上漲,如2007年和2009年。而2013年,高地價并沒有向房價傳導,從而導致了大量被地價套牢的項目。“開發商太過于孤注一擲,事實上,高地價并不是一定意味著高樓價,就目前而言,杭州尚有超過50家的樓盤在做虧本的買賣。”
丁建剛認為,目前的購房者在經歷了幾輪漲價和跌價之后,對于買房這件事都漸漸趨于理性,而房價也在供需關系、貨幣政策和樓市政策的三重影響下走穩,“像前幾年那種突發式大漲行情的可能性應該會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