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人壽部體檢醫務室)
做保險就是做服務,除了產品政策,太平人壽自創立伊始即在后援服務方面也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建設與客戶需求相適應的服務文化。眾所周知,體檢是投保人獲取壽險權益之前的重要一環。1938年以后,太平人壽除設立專門的后援醫務崗、開辟醫務室、安置體檢所需器械設備等硬件外,還特別頒布了《太平人壽保險公司關于醫務員驗體要則》及其英文對照版‘Instructions & Suggestions for the Guidance of Medical Examiners’。根據要則所述,醫務員應嚴格按照規范的驗體流程進行操作,所診項目包括職業、家族遺傳病、生活習慣等近十項之多,而在每一主項下,還依據程度不同分設次項,以供醫務員全盤了解投保人健康狀況,預知可能存在的風險點。
(圖為國際大飯店繳納醫師車馬費收據)
而對于團體保險投保人,太平人壽還為其提供醫師上門服務。據一份太平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收據所示,國際大飯店曾于民國三十年委托太平人壽的醫師為其職工進行上門“體檢”,這在當時可謂是別出心裁的、差異化的服務手段,因而大受青睞。
太平人壽“以客戶為中心”,一方面是要主動貼近市場、貼近一線,制定“以客戶為中心”的產品政策,把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挖掘真實的消費需求,開發出老百姓想買、銷售人員想賣的好產品;另一方面是要在后援服務的差異化上做文章,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后援服務體系,充分把握住可能與客戶產生直接接觸的服務機會,使具有“太平人壽特色”的后援服務更具辨識度。
“一切以客戶為中心”,其最終目的是要在太平人壽內外營造出追求“卓越客戶體驗”的服務文化,逐漸打造出別人難以替代的與眾不同之處,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價值成長,與同業公司一道,向全社會傳播保險保障的正能量。
本系列文章歷史顧問: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趙蘭亮教授
特別鳴謝:太平人壽寧波分公司王小鋒老師為本文提供部分史料圖片
本系列文章參考文獻:
①趙蘭亮:《近代上海保險市場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②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太平發展簡史》,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③上海市檔案館藏太平人壽保險公司檔案,Q334-1-6-170。
④上海市檔案館藏太平人壽保險公司檔案,Q335-1-8-1。
⑤上海市檔案館藏太平人壽保險公司檔案,Q335-1-8-21。
⑥上海市檔案館藏太平人壽保險公司檔案,Q335-1-24。
⑦《中國保險史》,中國金融出版社,1998年。
關于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太平人壽是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太平”)旗下專業壽險子公司,為我國中大型壽險公司之一。中國太平擁有88年品牌歷史,是管理總部設在香港的中管金融保險集團。
作為中國太平戰略發展的主要力量,太平人壽依托中國太平綜合性、多元化經營平臺,在個人代理、銀郵代理、電話銷售、網絡銷售等渠道,提供涵蓋人壽、意外、健康、年金等多種類型的保險產品,為客戶提供周全的保險保障和一站式、一攬子金融理財服務。公司總部設在上海,目前已開設37家分公司和1100余家三、四級機構,服務網絡基本覆蓋全國。
近年來,太平人壽堅持踐行“精品戰略”,業務規模、價值穩步增長,業務品質穩定在行業領先水平。截至2016年,太平人壽注冊資本金100.3億元,總資產超過3200億元,期末有效保險金額超過23000億元,服務客戶總量超過3800萬人次,累計支付理賠款和生存金總額超過560億元。同年,惠譽國際對太平人壽做出“A+”評級,評級展望為“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