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走紅后全家哭了一場
最初提出要給二舅拍視頻,衣戈被拒絕了。
二舅覺得,自己不值得。“他認為只有明星才可以拍視頻。”
后來,作為老師的衣戈找了個借口,說拍視頻是為了激勵學生,二舅才同意了。
視頻發布后的火爆,是衣戈沒有想到的。幾百萬的視頻播放量,5.8億的話題詞閱讀量,二舅在掙扎與困頓中表現出來的莊敬自強,不僅感動了衣戈,也浸潤了觀眾的心。
明明是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可衣戈的母親看到視頻后,眼淚流了一遍又一遍。“她看了可能有幾十遍,原本挺內斂的人,背著我們把自己關在屋里哭了好久好久。”
大姨哭了,其他的舅舅哭了,寧寧也哭了。
這則視頻會得到多少獎勵,暫未可知,不過,衣戈打算給二舅3000元。但他也很清楚,沒有恰如其分的理由,二舅肯定不會收。于是,他撒了個謊,說平臺在評選自強不息獎,發現了二舅,還怕身邊的人獨吞,必須轉到他的賬戶里。
二舅接受了這個理由,但他沒有銀行卡,給外甥發了存折號。
衣戈打電話告訴了二舅視頻爆火的這件事。二舅不知道什么是熱搜,也不知道B站,聽到這個消息的他,咿咿呀呀地說了幾句話。
“我其實不明白他到底說了啥,他好像沒什么感覺。”
“如果”,兩個筆畫加起來不過14畫的字,卻可能是很多人回首歲月時最尖利的刺。
衣戈用鏡頭記錄了“二舅”的一生,也為面對大大小小屏幕的我們開了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們得以窺探一個普通人的一生;得以了解,在充滿不確定的環境中,一個普通人,如何用自身的確定性去改變,以自身的血肉之軀去對抗命運。
當初,二舅仰望的那方天井,似乎框定了他生活的范圍。
他這輩子沒用過馬桶,也沒有紅綠燈意識;除了北京,二舅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縣城,他以為只能顧好自己,最終卻顧好了寧寧,顧好了八旬的母親,顧好了一個村莊,甚至顧了來自五湖四海的、“精神內耗”的你我。
二舅的世界是有局限性的,當可能的生活被框定,他過出了最飽滿的生活。同時,也為觀看者打開了一扇窗,提供了一種難能可貴的生活樣本: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過爾爾。
看見具體的風景,做具體的事,愛具體的人。
二舅視頻UP主回應網友直播建議
“這是我的二舅,村子里曾經的天才少年;這是我的姥姥,一個每天都在跳popping的老太太。”
7月26日,視頻《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登上各大平臺熱門榜,在B站的播放量已破千萬。(詳情)
有人回味說,看完視頻,仿佛跟著二舅一起,走過了苦難而飽滿的半生。
有人在追問,二舅真實存在嗎?他現在過得怎么樣?會不會開直播?
拍攝視頻的up主、也是二舅的外甥“衣戈猜想”,7月26日傍晚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應,66歲的二舅和88歲的姥姥,安靜地生活在老家山村,二舅不會開直播。他也不希望二舅和姥姥被打擾。二舅的外甥“衣戈猜想”,也是一個很真實的人。他曾經是一個高中歷史老師,之前拍攝的視頻,五花八門,科普的、歷史的、鬼畜的都有涉及。作為半全職up主,他做過1000萬播放量的視頻,也有過流量焦慮,但是二舅的故事,是他一直想做,“哪怕掉粉”,也要做的題材。
正好,最近他剛到而立之年,又處在一個剛剛離職、沒有想好下一步做什么的階段。于是,他帶著老婆孩子回了一趟老家。“二舅一開始聽說要拍視頻,是拒絕的,他覺得只有明星才能拍視頻。”后來,聽說視頻可能會對年輕人有一點激勵作用,二舅才同意。
視頻的文案,是“衣戈猜想”自己寫的,“每一個字都是真實的”。一開始是4800字,因為不想過于一驚一乍,刪了過于傳奇的1000多字。拍攝,是他媳婦用一個手機云臺完成的,“畫面粗劣,不完整,有抖動”。
有很多網友將他的作品,與大師相提并論。“衣戈猜想”笑著回應:“不能拿我這樣的東西去侮辱名家的作品。”他只是強調,自己會受名家的影響,寫作的時候,盡量做到“說人話”。
“說人話”的作品,讓很多有農村經歷的網友,產生共鳴。更意外的是,一些十七八歲的中學生,也在評論區留言。“這個我沒想到,他們不是思考的城市化、時代轉型、鄉愁的問題,而是把二舅的經歷,投射到他們自己的高考、復讀、考研、容貌焦慮、身材焦慮上。”
即便如此,“衣戈猜想”說,他當了很多年老師,但不是人生導師,沒法去教化大家,“就像二舅沒有根治我的精神內耗,只是短暫性的治愈。這種精神內耗,說來說去,還是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