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20日17時許,一列滿載汽車零配件、電腦零配件、液晶面板等“四川造”商品的貨運班列從成都國際鐵路港出發駛往廣西欽州港,再經由海運進入東盟市場。自2017年首班南向班列發車以來,成都南向班列開行頻率明顯增加,由每周一班已增至每日二到三班。
近年來,四川南向開放提速增效,與東盟國家經貿往來快速升溫。今年1月至8月,東盟是四川第二大貿易伙伴,四川對東盟進出口達1217.6億元人民幣,增長13.8%。與東盟國家日益密切的經貿合作,對正在全力拼經濟搞建設,投資、消費、進出口“三駕馬車”協同發力的四川而言,無疑在進出口穩存量、挖增量、提質量上提供了強大助力。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落地生效,使四川與東盟國家產業鏈與供應鏈合作邁上新臺階。“RCEP推動四川與東盟國家的貿易互動深化,帶動新一輪產業升級;雙方商品貿易壁壘有效降低,四川的市場采購貿易、海外倉等外貿新態勢迎來新發展機遇。”談及四川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合作,四川省貿促會會長黃莉表示。
黃莉認為,東盟國家是四川重要的外貿市場、對外投資目的地和外資來源地,經貿投資合作基礎良好、前景廣闊,“四川造”商品將在東南亞市場更多地出現,數字經濟、汽車(汽配)產業等合作領域是其中亮點之一,貿促機構、商協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將更加凸顯。
在四川拼經濟背景下,由成都出發的南向班列跑出“加速度”,旺盛的需求催生了多條國際班列開行。截至9月26日,今年成都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同比增加超60%。
據成都國際鐵路班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偉琨介紹,隨著與東盟國家跨境物流及國際中轉需求增長,成都國際班列加快南向通道建設,初步形成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主,中老鐵路、中越鐵路并行的網絡格局。
多家在川企業積極開拓東盟市場。成都極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極米科技)副總裁魏雪英表示,東南亞市場具有較大增長潛力,下一步將持續加強和本地商業伙伴的合作,深耕渠道和體驗店建設,持續優化線上品牌傳播、線下產品及服務體驗一體的市場拓展戰略,以促進東南亞市場的持續增長。2018年,極米科技研制生產的智能投影產品首次進入東南亞后,因其便攜、色彩、音響、家用觀影等不俗體驗,迅速成為熱門商品。
在四川眉山,玉湖冷鏈(眉山)交易中心項目正加緊施工。由于看好成都國際鐵路港的南向作用以及成都、眉山的區位優勢,香港玉湖集團在兩地同時布局冷鏈交易中心。玉湖冷鏈眉山公司董事長陳澤濤表示,該項目作為四川優質農產品和生產企業的展示平臺,將幫助四川農產品進入東盟市場;同時作為泛歐泛亞食材交易的供應鏈樞紐,也將引入東南亞特色水果等商品。
“四川十分重視南向開放,在‘十四五’時期開放的速度將更快。”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四川)自貿試驗區綜合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員鄧富華表示,“十四五”期間,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將為在川企業拓展東南亞市場節約物流和時間成本;部分城市重點發展面向東盟國家的外向型經濟,加快培育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RCEP生效后,數字服務貿易、跨境電商等行業壁壘降低,雙方現代服務業合作大有可為,可將經貿合作‘總盤子’做得更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