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實體經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上海銀保監局21日表示,把金融服務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引領上海銀行業保險業聚焦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持續增加有效金融供給,不斷為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金融力量,加快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優化信貸結構持續向好。上海銀保監局介紹,截至三季度末,上海銀行業各項貸款余額10.2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年初增加7253億元,同比增長10.9%。上海保險業發揮保險資金運用功能,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合計支持金額超1000億元;前三季度共提供風險保障647.63萬億元。
截至三季度末,中長期貸款余額6.5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3367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比重63.7%;基礎設施建設貸款余額1.28萬億元,同比增長7%;民營企業貸款余額2.55萬億元,占全部對公貸款的36.9%,較二季度末提升8.2個百分點;上半年綠色信貸余額8215億元,同比增長52.9%。
賦能科技企業方面,上半年,上海轄內科技型企業貸款存量戶數為1.8萬戶,同比增長59%;貸款余額6542億元,同比增長65.2%。聚焦科技普惠保險,已累計服務科技型中小微企業3619家次,支持貸款金額130億元。
推動制造產業發展,一方面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加強信貸供給,截至三季度末,上海轄內制造業貸款余額1.26萬億元,同比增長33.1%,為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速的3倍,其中儀器儀表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以及汽車制造業,同比增速分別為102.8%、83.6%和73.9%。
另一方面,對關鍵核心技術等“卡脖子”工程予以保險賦能。截至三季度末,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共累計完成180個重點創新項目承保,涵蓋ARJ21飛機、船舶制造、智能發電設備、工程設備等重點領域,累計提供風險保障713億元。中國集成電路保險共同體已為16家集成電路企業提供了近8300億元的風險保障資金。
推動金融資源跨區流動方面,上海銀保監局聯合蘇、浙、皖、甬四地銀保監局制定協同授信業務指引,會同蘇、浙兩地銀保監局與長三角綠色示范區先后就銀行機構的同城化建設,綠色保險共保等出臺相關政策。據了解,目前示范區內銀行異地開戶、跨省授信標準已經實現一致,示范區跨省域“信易貸”平臺、綠色保險風險管理平臺相繼落地。
護航數字經濟轉型升級方面,上海銀保監局發布國內首個網絡安全保險服務團體標準《網絡安全保險服務規范》,與在滬七家保險公司聯合打造全國首個普惠版網絡安全保險產品,集保險與網絡安全企業的合力。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地區共承保網絡安全保險業務355件,提供風險保障金額140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