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油橄欖從阿爾巴尼亞引入中國,多地試種未成林成片,卻在隴南“一枝獨秀”,生長良好,現發展到76萬畝,主要種植區武都區就種植54.6萬畝。因與地中海沿岸油橄欖主產國西班牙、意大利在同一緯度,武都成為中國油橄欖最佳適生區之一,有“中國油橄欖之鄉”的美譽。
圖為甘肅隴南市武都區橄欖油生產企業集中處理收購來的油橄欖果?!∥涠紖^委宣傳部供圖時下,在武都多家橄欖油生產企業,整筐摞起的油橄欖果經過挑選、清洗、檢驗,被送上榨油生產線。之后,黃綠色的鮮榨橄欖油從管道流出,散發著青草味。
“10斤油橄欖鮮果可以榨1.5斤油,出油率為15%?!蔽涠紖^油橄欖產業開發辦公室主任趙海云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油橄欖鮮果有苦和辣的味道,是因為它有效的成分是多酚,多酚含量決定了橄欖油質量。
圖為種植于武都區的油橄欖樹,油橄欖果掛滿枝頭。 殷春永 攝“我們此行非常幸運,品嘗到了最新鮮的油。”中新網記者攜手裕固族姑娘采訪甘肅,特邀主持人甘肅張掖市肅南縣幼師常海玲說,聽當地人廣泛推薦,橄欖油對咽炎、老年斑等有改善功效,想給媽媽買一點,回家后也想學著用橄欖油烹飪食物。
油橄欖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樹種之一,橄欖油含有豐富營養和功能活性成分,被稱為“液體黃金”和“植物油皇后”。
隴南油橄欖不止于從枝頭到喉頭那么簡單。在這里,油橄欖被加工成10大類、80多個產品;油橄欖樹成為隴南的綠化樹、景觀樹,以及農民的“致富樹”。
隴南祥宇油橄欖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建科介紹說,油橄欖果榨的油可以烹飪,也可以直接喝;樹枝樹干可做成鍋鏟、木梳等用具;橄欖葉可做榨菜、茶、辣醬。油橄欖產品中,橄欖面膜、橄欖精油皂、橄欖眼霜、橄欖潔面乳等洗護用品深受年輕人歡迎。
隴南田園油橄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車間主任白萬明稱,他們從油橄欖葉、油橄欖枝,以及加工橄欖油產生廢水、廢渣中提取橄欖黃酮、橄欖多酚、山楂酸、橄欖苦苷等,用于保健、護膚。
因種植了油橄欖樹、花椒樹等,武都區的山看起來綠油油。 閆姣 攝站在武都漢王鎮佛堂溝高處遠眺,可看見大片綠油油的油橄欖,仿佛給山披了“綠裝”。但聽當地人說,這里以前光山禿嶺,泥石流災害頻發。經過數十年栽種油橄欖,不僅綠化了荒坡,而且帶動農民增收。
在武都區桔柑鎮賀家坪村,依山而建的村子被油橄欖環繞,有些農戶將油橄欖修剪成盆景,美化自家庭院;有些以油橄欖入畫,裝扮屋體。桔柑鎮黨委書記郭新宏說,油橄欖現在是農戶的支柱產業之一,對這里的農民非常重要。
在這個村子的顯眼處,《隴南油橄欖產業發展大事記》圖雕顯示,武都區從1975年開始試栽,由于當地引種油橄欖的成功案例,1998年,由國際橄欖油理事會繪制的《世界油橄欖分布圖》上,第一次標上了中國的名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