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記者26日獲悉,楊浦區正努力打好人才引、育、留“組合拳”,構建“智力引擎”動能澎湃、城市與人才相得益彰的“人才秀帶”,推進人才與創新、開放、產業、城市有效融合,力爭成為面向全球的重量級創新創業人才集聚地和人才創新創業最活躍的節點區域之一。
2022上?!钇帧皠摌I之星”大賽26日正式啟動。本屆大賽設置5大賽區: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和中國大陸,招募觸角深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愛爾蘭、愛沙尼亞、日本、新加坡等全球創新創業高地與人才匯聚地。
大賽設置6大賽道:未來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生物醫藥與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綠色低碳、文化創意與現代服務,主辦方希望瞄準當今全球新經濟領域,進一步提升“創業之星”含“新”量與含“精”量。楊浦區方面表示,隨著大賽序幕拉開,楊浦向全球人才亮出誠意與熱情,雙創人才盡秀實力、追逐夢想的舞臺已然搭建。
2009年,楊浦成為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探索推出相關海外引才政策,通過降低創業啟動成本、提供融資擔保與貼息、設立項目風投基金等措施,不斷健全完善“人才+項目”引才體系、“創新+創業”兩棲發展體系、“資金+基金”融資體系、“一站式+個性化”服務體系,全方位扶持海外人才到楊浦創業發展。逾十年來,數百位帶技術、帶項目、帶團隊、帶創意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在楊浦創新創業、生根發展。受政策扶持的190家海外人才企業繳納全口徑稅收達9.2億元人民幣,區級稅收2.6億元人民幣,達財政投入的2倍以上。
2016年,楊浦區開始面向海內外舉辦楊浦“創業之星”大賽,引入相關投資評價機制,開展以賽引才、以賽評才試點。六年來,大賽先后從全球5600多個項目中評選出681位“創業之星”,發掘出一批獨角獸和準獨角獸企業。
今年,楊浦區出臺了相關文件,針對高峰人才、海外人才、初創人才,實施綜合性人才發展扶持計劃,持續大力引進各類雙創人才。
同時,楊浦區圍繞多個關鍵環節,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政策體系,創新工作措施,用好用活人才“第一資源”。
2018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楊浦區探索由原先零星地區之間“點對點”合作轉變為長三角全域內人才的“圈式互動”,擴展人才培育朋友圈:2018年,楊浦聯合滬蘇浙皖四地25家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發起成立長三角雙創示范基地聯盟;2019年,楊浦陸續與長三角12個城市簽署人才合作框架協議;2020年,楊浦聯合浙江寧波、江蘇常州、安徽合肥三城市以依次主辦、跨地區互訪的方式舉辦長三角高層次人才“賦能共融”研修班,互派學員、互出課堂、互相交流,打造以開放、創新、共融的人才一體化引育新模式。
據了解,楊浦區還以“政府搭平臺+企業設問題+人才提方案+共同來孵化”的模式推進創新成果和創新人才的落地轉化應用,為企業精準招募高校創新型青年人才,先行探索構建青年人才培養-創新項目孵化-重點產業培育的全生態系統。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2017年,楊浦區作為公安部出入境“新十條”的先行先試區,同時作為當時上海唯一的區域性雙創示范基地,頒發了全市首張示范基地《中國永久居留權申請外籍人才認證函》和《外籍人才簽證認證函》。
2018年,楊浦國際雙創人才“無否決”窗口正式啟用,對服務類業務作出“人才服務不用來、登記輪候無否決”承諾,對初審類業務作出“網上預審不見面、窗口受理無否決”承諾,不因一張證書將人才擋在門外。
2019年,中國上海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東部園在楊浦創設,實現人才落戶、人才積分、人才安居等人才業務一窗辦結,進一步營造了人才辦事便利、過程透明、速度高效的人才公共服務磁場。
2022上?!钇帧皠摌I之星”大賽將持續約4個月,大賽全程使用云技術,全覆蓋架設起云端賽道,讓優秀人才與優質項目直達夢想啟航點。
除了設置海外組和國內組外,本屆大賽根據人才、企業不同發展階段,設置了天使期和成長期,確保創新創業人才能夠在各自賽道上公平競爭、秀出實力。
此外,大賽還創新設置了直通渠道,近2年獲得國家、市級相關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以上的申報項目,經組委會認定后將直接進入復賽。此舉旨在吸引一批發展潛力大、創新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人才項目落地。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本屆大賽獎金規模突破千萬級,38個獲獎席位的獎金總計高達3400萬元人民幣,獲獎選手將享受到12項獎勵政策,除“剛需”的資金對接、空間場地、人才儲備等,還涉及個人健康、子女教育等生活服務。大賽組委會方面表示,這意味著通過“創業之星”大賽落戶楊浦的人才,贏得是全生命周期的配套服務體系。
另據了解,大賽還特設了星探獎與引才獎,對在引才薦才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給予最高20萬元人民幣的獎勵。據介紹,此舉進一步發揮市場引才主體作用,鼓勵社會機構、科技園區、社團組織共同參與、挖掘優質項目,匯聚各方合力共同打造好創新創業生態。
楊浦區方面告訴記者,該區將以打造“人民城市 人才秀帶”為統領,通過持續打好人才引、育、用、留“連環組合拳”,進一步營造優良的人才綜合發展生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