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28日從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獲悉,紅巖村大橋主線于當日10時正式通車,該橋是中國“橋都”重慶中心城區通車的第36座跨江道路橋(不含單獨的軌道橋和鐵路橋)。
據悉,紅巖村大橋為主跨375米的路軌兩用橋,橋型為高低塔雙索面鋼桁梁斜拉橋。大橋分為兩層,上層為連接重慶市九龍坡區、江北區、渝北區的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設計時速80公里,下層為解決北濱路與沙濱路交通轉換的雙向二車道連接道以及重慶軌道交通5號線跨江載體。
紅巖村大橋是紅巖村大橋項目的一部分。紅巖村大橋項目全長7.8公里,包含一座主橋、兩條主線隧道、四座立交及一條接線隧道。
紅巖村大橋項目部分工程仍處于建設過程中,為確保市民安全和車輛通行,大橋主線通車后暫不對行人、非機動車、危化品運輸車、摩托車開放通行,不舉辦“踩橋”活動,同時嚴禁車輛在通車路段停車拍照。此外,紅巖村大橋將納入重慶中心城區高峰時段橋隧錯峰出行管理。
紅巖村大橋項目全部完工后,將形成縱貫重慶中心城區南北的重要通道,極大縮短九龍坡區陳家坪片區至渝北區龍山片區的通行時間,進一步完善重慶中心城區快速路網結構。
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橋梁專業副總工程師、紅巖村大橋主創設計師賴亞平介紹,當前,重慶橋梁無論是數量、種類,還是設計、建造技術,都在中國乃至世界處于領先水平,并開創了多項世界之“最”,重慶因橋梁種類之齊全、數量之多被譽為中國“橋都”。
賴亞平認為,重慶的“橋都文化”展現了溝通、開拓的文化理念,正是因為重慶人從不畏懼地形條件造成的艱難險阻,自強不息,敢為人先,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實現“天塹變通途”的跨越和連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