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開普獅”堅果、“火酋長”辣椒醬、“榮耀部落”咖啡豆、“胡美娜”芝麻油……10月29日,正在湖南長沙舉行的第二十三屆中國中部農業博覽會非洲進口農產品館中,150多種包裝精美的非洲商品琳瑯滿目,成為一道靚麗風景。
這些光看名字就極具非洲風情的商品,源自湖南“非洲品牌倉”工程精心孵化的非洲品牌。作為中非經貿博覽會的永久會址地和中非經貿深度合作示范先行區,湖南在千億級商貿產業集群長沙高橋大市場,設置中非經貿博覽會常設展館,打造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范園,為非洲產品孵化品牌、定制包裝、開啟精品化路線,助力非洲產品走進中國市場。
“非洲農產品資源豐富,但因為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缺少自己的品牌,中國消費者對非洲產品的了解有限,以前我們進口也主要以散裝批發原材料為主。”高橋大市場中非供應鏈進口業務經理武連賓介紹,湖南“非洲品牌倉”建設,讓進入中國市場的非洲產品有了朗朗上口的名字,又有品牌辨識度,越來越符合消費者需求。
“‘胡美娜’來自埃塞俄比亞著名的胡梅拉產區,這里芝麻含油量高達50%以上,飽含不飽和脂肪酸和氨基酸;‘火酋長’是盧旺達辣椒與湖南豆豉的融合創新……”展會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些產品都是“非洲品牌倉”的爆品,在中非經貿博覽會常設展館長期展銷,并已進駐長沙各大商超。
目前,湖南已形成咖啡、腰果、夏威夷果、可可、辣椒、芝麻等6條非洲產品進口鏈,打通了產地直采、倉儲、物流、加工、設計包裝、展銷、售后服務等全產業鏈,已培育百余款產品上市。其中,非洲精品咖啡進口量已達到1000噸。根據采購協議,高橋大市場對烏干達干辣椒年采購量就達5000噸。以建設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集散交易中心為核心,湖南正加快打造面向國內市場的非洲優質產品全產業鏈。
“想要采購原材料,或訂制一款非洲品牌商品,都可以在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范園一站解決。”成長于園區的非洲咖啡品牌小咖主運營部經理江濤,對供應鏈優勢深有體會,以前采購咖啡豆過程繁瑣、時間長,要向沿海城市生豆貿易商發出采購需求、等候豆單反饋,再選品下單付款,現在園區有專業的采購企業可面對面交流溝通,采購訂單最快當天就可拿貨。
目前,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范園已引進貿易企業、供應鏈企業、全流程服務企業及商協會等中非經貿龍頭企業100多家。園區還設置了中非電商直播孵化中心,通過電商平臺直播帶貨,不間斷推薦非洲好物,展示非洲風情,拓展線上銷售渠道。2022年前三季度,湖南對非貿易額增長47%,總量已超2021年全年總額403.9億元人民幣。
武連賓介紹,湖南“非洲品牌倉”工程還在布局大豆、花生、橄欖油、香料等10條非洲非資源性產品產業鏈,并加快非洲原產地加工廠建設,提升非洲供給能力,助力更多非洲優質產品走進中國市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