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日,2022中國水博覽會(簡稱“水博會”)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水務高峰論壇在江西南昌開幕,150余家知名院所與龍頭企業攜最新技術、設備參展,探討智慧水利未來發展趨勢。
本屆“水博會”由中國水利學會、中國水利工程協會主辦,以“共建共享共創共贏 助力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旨在通過行業發展分析,先進技術研討、展覽展示、新技術發布等活動,推進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
一系列治水新產品、新技術、新工法、新案例在2022中國水博覽會上展示。 李韻涵 攝“江西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因唐代設‘江南西道’而得名,又因贛江縱貫全境而簡稱‘贛’。”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張小平表示,江西具有“襟三江而帶五湖”的區位優勢,水資源總量豐富、水質優良、河網密布、水系相對完整,水資源是江西發展最可靠的優勢資源。
江西省水利廳廳長王純在開幕式上表示,希望各位專家學者,能為鄱陽湖的治理與保護把脈問診、獻計獻策,更積極影響推動全社會給予江西水利和鄱陽湖更深切、更實際、更科學的關愛和保護,讓鄱陽湖這顆美麗長江、美麗中國的“明珠”更加璀璨奪目、熠熠生輝。
一系列治水新產品、新技術、新工法、新案例在2022中國水博覽會上展示。 李韻涵 攝中新網記者當日在展覽現場看到,各個展位前人頭攢動,水利智能聽診系統、AI水管家、智能水表、智慧水政執法平臺等一系列治水新產品、新技術、新工法、新案例被展示。當日,近萬名觀眾現場參觀,感受在科技賦能下“治水”如何變“智水”。
“這個圓點就是聲源,通過儀器工作人員可實現實時檢測設備聲音,基于聲紋識別技術,可以對水泵運行狀態進行故障預測性監控,泵站擁有了一名全天候的‘AI醫生’。”在科大訊飛展臺,展位工作人員王丹丹向記者展示了訊飛聲學成像儀,將儀器對準聲源,屏幕上便實時顯示出了一個紅色圓點。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此次還帶來了中國山洪災害監測預警關鍵技術及應用的展示,通過研究山丘區暴雨、小流域產匯流特征規律和山洪災害事件特征等,建立山洪災害監測預警標準體系。據了解,此項技術已在中國305個地市、2076個縣山洪災害預警系統得到應用。
此外,在為期三天的“水博會”上,來自水利領域的專家學者將圍繞智慧水利、河湖健康與水環境治理、城鄉供水一體化與信息化建設、鄱陽湖保護與發展、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等議題進行探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