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記者4日從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獲悉,由渤海石油研究院自主研發的“復雜斷裂帶多層系油氣立體充注運移分析方法”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核,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該專利在渤海油田新近發現的多個油田中得到成功應用,助力中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勘探發現多個大型油氣田。
據了解,渤海灣盆地地質構造復雜,面對斷裂系統油氣成藏分析困難的研究難點,科研人員創新思路,將突破口放在斷裂對油氣充注的控制作用上,在反復實驗中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復雜斷裂帶油氣成藏分析方法。該方法實現了油氣立體充注成藏的分析,能夠明確油氣是沿著哪條“主干道”以及哪些“分岔路”充注到最終歸宿,進而指導油氣田的勘探發現,對于提高渤海油田的油氣勘探成功率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3月,中國海油對外發布墾利6-1億噸級油田發現,這是該區域歷經40年勘探最終獲得的大型商業發現。2021年9月,中國海油再次發布墾利10-2億噸級油田發現,打破了渤海油田凹陷帶淺層從未獲得億噸級巖性油田發現的局面,對類似盆地的勘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在這兩個油田的勘探評價過程中,該技術都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當前,墾利6-1油田已經順利實現開發生產,初期評價效果較為理想,將持續為環渤海“三省一市”經濟發展貢獻價值。
近年來,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全面實施科技創新強基工程,不斷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渤海油田的持續增儲上產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