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圖為加工好后準備裝車啟運的花生米。 張立威 攝初冬時節,走進河北省深州市辰時鎮柏樹村一花生加工廠精選車間,脫粒機在不停地運轉,5000平方米的場地堆滿新鮮的花生米,工人們正在分揀、裝袋、機器人堆碼,一顆顆籽粒飽滿的花生米被分成不同等級裝車。
每年的9月至12月,是深州市花生采摘、加工產業最忙碌的季節。深州種植花生有近百年歷史,辰時鎮、北溪村鎮為主要種植區,兩個鄉鎮地處黑龍港流域,日照充足,加上當地特有的土質條件等,這里出產的花生顆粒飽滿、色澤好、口感好。經過近20年的發展,辰時鎮已是國內花生種植、加工產業基地和流通集散地之一。
“我從事花生加工已有15年了,年銷售花生米1.8萬噸,還從周邊村大量收購優質花生,現在自己的篩選車間日加工量達到50噸,經過分級處理,主要銷往京津冀以及山東等地的食品加工廠、榨油廠、餐飲店等。”辰時鎮柏樹村一花生加工廠負責人趙立崗說。
近年來,深州市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花生種植面積達8.5萬畝,年產3萬余噸花生,8000余戶群眾從事花生種植、加工及其它關聯產業。據悉,目前,以辰時鎮柏樹村、得朝村、郗家池村等為代表的花生脫殼、篩選等花生初加工企業25家,年加工花生米20萬噸左右,吸收相關從業人員3000人。此外,還形成了3個大型老醋花生、各類開袋即食食品等花生深加工企業,年銷售收入8000余萬元。花生產業還帶動機械配件年銷售額300萬元,全市花生產業年總產值達10億元。
“在這里一年務工8個多月,根據工作強度日工資在100元到200元不等,一年能掙近3萬元,還不耽擱家里的事兒。”辰時鎮柏樹村村民楊巧說。
花生初加工特色產業帶動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同時也拉動了花生機械配件廠的效益。深州市一機械廠負責人李春言說:“這里花生加工配件需求量大,我們廠各種型號的機械配件都有,深受客戶滿意。”
深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曹瑞華表示,今后,深州市將進一步整合花生產業的人才、勞動力、土地、市場資源,發揮本地花生產業集聚發展優勢,突出龍頭帶動,進一步做大做強當地的花生品牌,讓小花生成為興村富民、推動鄉村振興的大產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