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8日上午,在四川航空天府國際機場機庫內,機務工作人員將一架退役的空客A319客機雷達罩緩緩打開,拆下第一顆螺母,開啟了四川首個飛機拆解業務。
在3.4萬平方米的四川航空天府國際機場機庫內,只見一架空客A319客機縱向停放,機身四周腳手架林立,繼成為國內首個空客A321客機改裝貨機項目的機庫后,這里正見證四川首個飛機拆解業務開展。
一架退役的空客A319客機縱向停放。 王勤龍 攝 攝據了解,飛機拆解就是將退役飛機按零件拆解、翻新、維修并轉售,實現價值最大化。一架普通的商用飛機有約1000個可以回收的部件或子系統,可在航空領域實現再利用的退役機部件約占整機重量的85%-90%,其中40%-50%都可作為二手航材使用。
近年來,每年約有700架飛機走到運營周期終點,隨著商用飛機在過去二十年的大規模增長,一大批老舊飛機也將在未來幾年迎來“退役潮”。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計,未來十年將有約11000架飛機退役,其中商用飛機拆解和回收預計將達到600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規模。作為循環經濟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飛機拆解也是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重要舉措,擁有廣闊的行業前景。
機務工作人員正在打開空客A319客機雷達罩。 王勤龍 攝 攝目前,國內飛機拆解業仍處于起步階段,擁有飛機拆解許可證的企業有9家,但拆解的飛機數量卻不足10架,上游退役飛機市場廣闊,業務總量大、增長速度快。
據介紹,在天府國際機場實施“飛機拆解項目”的四川賽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德公司”)由四川航空于今年3月在成都東部新區注冊成立,是國內首家研究全流程A321客改貨改裝技術和服務體系的企業。
四川首個飛機拆解業務在這里開展。 王勤龍 攝 攝據賽德公司董事長陳波介紹,上游有川航集團的維修單位,具備豐富的飛機維修工程能力,下游有川航股份公司超過180架全空客機隊,和天府國際機場多個機庫及航材倉儲、銷售網絡,“也正是憑借這樣完整的產業鏈和行業資源優勢,我們率先介入飛機拆解項目,開展飛機拆解、航材儲存、銷售、交換、租賃業務。”
今年6月7日,首架拆解飛機MSN2841(空客A319)抵達天府國際機場。20天之后,四川航空順利獲得航空器拆解資質。此次“飛機拆解項目”的啟動,將開啟成都飛機綠色循環經濟新模式,填補四川省航空產業鏈末端空白領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