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民航客機在南寧吳圩國際機場起降。 林軍 攝加快構建空中運輸通道方面,廣西建成運營8個運輸機場,航線覆蓋全國大部分城市,開通覆蓋東盟10國主要城市的定期航班,累計開通國際貨運航線17條,今年截至11月11日,南寧國際航空貨郵吞吐量已突破6萬噸。
同時,廣西大力提升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綜合服務能力。今年8月28日,江海連通工程——平陸運河實現實質性開工持續性建設,建成后將在中國西南地區開辟一條由西江干流向南入海的江海聯運大通道。北部灣港建成欽州港20萬噸級航道、欽州港30萬噸級油碼頭、全國首個海鐵聯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等一批重大項目,港口綜合吞吐能力近3億噸。今年1—10月,北部灣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58萬標箱,預計全年突破700萬標箱。
當前,西部陸海新通道已初步形成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班列、中越跨境班列、中南半島跨境公路班車等多種物流組織模式。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與中歐班列高效銜接,班列線路已覆蓋中西部17省(區、市),實現西部地區全覆蓋,并拓展至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江西等中部省份,通道輻射范圍越來越廣。
廣西最長跨海大橋——龍門大橋項目。 周軍 攝為改善通道營商環境,廣西深入實施北部灣港降費提效優服專項行動。目前,北部灣港綜合收費水平與國內主要港口基本持平;廣西口岸進口整體通關時間從2017年的56.59小時縮短到2021年的5.36小時,其中,海運進口整體通關時間從2017年的253.54小時縮短到2021年的23.07小時,在全國沿海地區口岸排名前列。
得益于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口岸營商環境,東盟國家優質農產品正源源不斷從友誼關口岸到達中國消費者的手里。
開放合作水平的提升,助推通道產業、貿易合作交流不斷深化,現代經貿、產業走廊逐步成長。目前,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太平船務、中遠海運集團等國際大型港航企業深度參與北部灣港建設運營,中國—馬來西亞“兩國雙園”、中(國)新(加坡)南寧國際物流園、川桂國際產能合作園等國際省際合作園區加快建設,北海、防城港、欽州等一批產值超千億元的臨港產業園區加快發展。
今年10月29日,投資額均超百億元人民幣的桐昆欽州綠色化工化纖新材料基地一期項目、格派新能源電池材料一體化項目在欽州市開工建設,將有力推動廣西向海經濟發展。
廣西通道辦表示,“十四五”期間,廣西將圍繞2025年基本建成西部陸海新通道目標,加大力度實施好《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和《“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加快促進交通、物流、商貿、產業深度融合,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強有力支撐。(完)